-
苏洵与王安石思想异同论
-
作者:徐文明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洵 王安石 思想 冲突
-
描述:苏洵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 ,但二人关系并不密切 ,没有相互交往的记录 ,也谈不上有何个人恩怨。为了攻击王安石 ,有人刻意制造苏王矛盾 ,并大谈其思想冲突。本文旨在说明二人在思想和政治主张方面有很多
-
论苏洵的人情观及苏、王关系
-
作者:杨胜宽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洵 《辨奸论》 《六经论》 人情观 王安石
-
描述:苏洵<辨奸论>的真伪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议的话题.此前的研究,多从版本和史实考订的角度切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尚难说得以圆满解决.本文试以考察苏洵的人情观为重点,观照决定苏、王关系的深刻思想分歧
-
“飘口”应是“褾口”——关于一个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的纠正
-
作者:李明君 李庆年 来源:中国印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技术术语 国家标准 印刷标准 纠正 飘口 规范使用 技术交流
-
描述:规范使用印刷标准技术术语,使标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现实技术交流中有重要意义。
-
王安石的“仇将恩报”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老年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的“仇将恩报”
-
王安石的“仇将恩报”
-
作者:陈鲁民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 乌台诗案 恩报 宋神宗 苏轼 坚决反对 关键时刻 政敌
-
描述: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却不同,王安石大力提倡变法,而苏东坡坚决反对,所以两人的关系不好,是一对政敌。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结果在神宗的默许下,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交代以前所写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
应是游子拳拳意 并非浪子靡靡音——读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
-
作者:吴奔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江阴 北京大学 双簧 刘半农 祖国 笔名 战役 钱玄同 海外游子 北平
-
描述:同串演了一出双簧:钱玄同化名复古派文人“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向提倡新文学的人大兴问罪之师。刘半农代表《新青年》编辑部,对“王敬轩”的来信,一一驳斥。这出“引蛇出洞”的双簧戏,传为新文学史上的佳话。但刘半农因为没有留过学,
-
韩愈《平淮西碑》五议
-
作者:史苏苑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裴度 唐宪宗 碑文 藩镇割据 王安石 战役 韩愈 王鸣盛 统帅 三州
-
描述: 千余年来,对于韩愈的《平淮西碑》,议论纷纭,贬誉参半。究竟怎样评价才算更为恰当,一时尚难作出结论。下面仅将个人的一些看法略加阐述。一、诚惶诚恐的心情,如《诗》如《书》的文章如所周知,唐宪宗元和年间,讨伐淮西镇吴元济之役是一个和唐王朝生死存亡攸关的大事
-
高工专教师应是“双师”型
-
作者:王琴媛 来源:江苏高教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工专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 工专学生 教师的素质 普通高等专科教育 动力高 培养目标 实践动手能力 工程技术人才
-
描述:高工专教师应是“双师”型●南京动力高专王琴媛高工专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与高工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高工专学生基础理论不一定要那么深厚,专业面可宽窄并存,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较强,毕业后“主要去
-
王安石和他的【胡笳十八拍】
-
作者:高矜细 来源:问政月刊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和他的【胡笳十八拍】
-
弟子规漫画连载十八 弟子规
-
作者:花菜公子 李毓秀 来源:小学生(探索心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行 吴起 王烈 漫画 战国时期 士兵 军事谋略 原因 服务者 说真话
-
描述:战不旋踵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能征善战,而且很爱护士卒。有一次,一名士兵脚上生疮化了脓,吴起为了使这名士兵快点好起来,就亲自用嘴给他吮脓,这位士卒的母亲听说以后,哭了起来。别人问她哭的原因,她说:"我的丈夫就曾让吴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