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踪褒禅山
-
作者:黄东成 来源:牡丹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陶渊明 欧阳修 游踪 含山县 湖南常德 世外桃源
-
描述:多了,褒禅山太小了。有了黄山,其他景点自然比不过。去的游人少了,慢慢就不出名了。女儿提议,让我务必带她沿着王安石的游踪,到褒禅山去实地考察一番。
-
王安石与佛禅
-
作者:徐文明 来源:雨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出入自在中国的士大夫一向有两条道路,一是入仕为官,一是退隐田园,因而也就有两种心理准备或者说是两种心态,孔子便强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当仕则仕,当隐则隐。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
王安石的“以禅入词”
-
作者:刘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以禅入词”
-
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
作者:徐文明 来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影响 影响 王安石 王安石 研究 研究
-
描述: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
王安石禅诗表现之思想
-
作者:朴永焕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沩山灵佑禅师、黄檗希运禅师的思想给王安石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理论。王安石精通禅宗,晚年归于释氏,将所有的财产捐给佛寺,表现了他的旷达胸怀和对佛禅的感情。
-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
作者:宫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禅 诗歌 研究
-
描述:创作的启发和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佛禅与宋诗的关系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王安石的一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他出生在一个佛教世俗化的时代,自幼家乡佛教氛围浓重,成长过程中
-
褒禅山散考
-
作者:陈友冰 钱德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含山县 相对高度 中学 十三年 华山 阳山 马山 至和元年
-
描述:近几年来,外地不断来信询问褒禅山的有关情况,为了搞清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最近,我们伙同含山县教育局、褒山中学的几位同志到褒禅山作了一些考查,现将考查的情况整理成这篇“散考”,以飨询者并就正于高明。
-
王安石的禅诗与钟山诗
-
作者:陈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禅诗 钟山 晚年 佛理 主导地位 叶梦得 诗歌风格 诗话 创作
-
描述:熙宁九年(1076)七月,王安石罢相以后知江宁府,后寓居金陵钟山,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岁月。他的政治生涯似乎是以新法推行的失败而告终了,然而就其思想和创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蜕变期。
-
《牡丹亭》和明代狂禅风潮
-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禅 禅宗思想 牡丹亭 宗教 浮屠 汤显祖 佛禅 信仰 艺术态度 自性
-
描述:术造诣以及作者创作该剧的哲学依循、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不少论者虽也看到佛禅对于汤氏其他剧作的影响,但佛禅对《牡丹亭》的浸润,尤其是明中叶掀起的那场“狂禅”风潮,对于这部名作
-
北宋诗风形成的禅因佛缘
-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才学为诗” “公案” 北宋 苏轼 以文字为诗 王安石 诗风 禅宗 南宗禅 诗歌创作
-
描述:均可从如上三方面得到体现。然而,宋诗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佛禅,亦受病于佛禅,北宋禅家那种“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舌”的禅病,也使得宋诗因对语言形式的过分纠缠而自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