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开展金融信息服务全面战略合作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尹朝平 雷桐苏) 近日,新华社与云南省在北京签署《新华社云南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新华泛亚金融信息及商品交易服务中心,开展金融信息服务全面战略合作,提升云南在东盟、南亚地区的金融影响力
土壤污染信息不应是“国家秘密”
作者:暂无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土壤污染信息不应是“国家秘密”
新闻发言人应是信息公开的专门机构
作者:杨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新闻发言人  信息公开  宣传部门  工作机构  公民的知情权  记者招待会  负面信息  保持联系  重要信息  最新信息 
描述:新闻发言人应是信息公开的专门机构
魌头上的历史、文化信息
作者:国光红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信息  甲骨文字  穷奇  黄帝  汉代画像石  周礼  郑玄注  面具  说文  古文字 
描述: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方相氏”即职有专操的巫觋。据《周礼》及郑玄注,是古巫方相氏戴了外蒙熊皮的面具以行巫事(郑玄释“蒙”为“冒”,冒即古帽字,用如动词,戴也),这种面具汉代人称为“魌头”;而魌头之所以作,一是为了大傩驱疫,一是为了驱方良(一种传说中的专食死人肝脑的恶鬼)。《风俗通》:“俗说亡人魂气浮扬,故作魌头以存之,言头体魌魌然盛大也。或谓魌头为‘触圹’,殊方语也。”应劭以为魌头之得名乃以其“头体魌魌然盛大”,此解犹未解,但据以可知魌头的另一个作用:存亡人之魂气;且知汉代方言又有把魌头称之为“触圹”的。“触圹”本是方相氏的行当之一,即《周礼》所谓
教师:不应是信息的无缘者
作者:杜文军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送教下乡与教师深谈中,教师言语无不透露出对信息缺乏的无奈和忧虑.他们认为:我们不是文盲,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乏教学信息,缺乏与专家、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习吴会”传达了什么信息
作者:汪曙申  来源:世界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两岸经济关系  马英九  和平发展  中国国民党  关系发展  互信  新形势  台湾  大陆政策 
描述: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两岸执政党高层通过国共平台对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景。"习吴会"紧随"习奥会"而来,这一安排本身充分说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两岸执政当局政策议程中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牡丹亭》舞台传播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汪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舞台传播 
描述:在:不合音律,声腔不协,结构关目冗杂,文词艰涩难懂。特别是对于它的不合音律,历来所受批评最多。音乐是戏曲灵魂。如果一部戏曲不合音律,难以搬演上舞台,必定会被排斥在舞台传播之外,从而失去戏曲的生命。值得深思的是,虽然《牡丹亭》不被视作场上之曲,但从《牡丹亭》脱稿之日起,它就一直活跃于戏曲舞台上面,并还成为昆曲的经典保留剧目。这其中的缘由特别值得思考。晚明时代,是一个崇尚士大夫戏曲文化的时代,文人多逞才肆能,一时写剧成风。汤显祖才名闻于世,笔墨精妙卓绝,他的《牡淡亭》传奇一出世,便为当时文人所喜爱。同时,文人士大夫们还以各种方式进行改编,以期待能更好的搬演上戏曲舞台。这些《牡丹亭》的改编活动,都或多或少的促进了《牡丹亭》的舞台传播。从晚明至今,四百年来《牡丹亭》盛传于昆曲舞台,在二十一世纪之交,更是掀起了《牡丹...
职业教育应是相关产业的引领者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职业教育应是相关产业的引领者
填报志愿注意三个方面 招办相关
作者:耿蕾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填报志愿注意三个方面 招办相关
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
作者:刘怀荣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  “诗教”  “兴”  《诗》  赋诗言志  伦理功能  孔子  实践形态  《诗经》  《周礼》 
描述: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