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殊年谱
作者:薛玉坤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玉海》  《宋会要辑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年谱  翰林学士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至和元年  秘书省  起居舍人 
描述:晏殊年谱证薛玉坤夏承焘先生撰《二晏年谱》,于二晏行履搜罗该洽,考辩精详,钟陵先生又作《晏殊年谱缀补》(载于《文教资料》1991、3),晏殊生平中晦而不明者遂彰显得宜。然世无完璧,笔者在读书过程中
王安石《老子注》
作者:尹志华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注》  道家思想  蒙文通 
描述:书集刊》第八期。后由其子蒙默重加核校,载于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的蒙
宋诗简论-“中国文学史稿”
作者:陆侃如 冯沅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江西修水  北宋  士大夫  政治家  宋诗  简论  中晚唐诗  白居易 
描述:七言诗体而获得成功的作者,值得我们注意。在杜甫、白居易以后写诗的,不能不受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启发。宋代的现实生活也引导诗人们注意农民的疾苦,注意政治的败坏,注意外族的侵略。在宋人的集子中,不管作者是不是著称的诗
中益气话黄芪
作者:刘乃珩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芪  中益气  《神农本草经》  《本草备要》  医药学家  医疗功效  药学专著  本草求真  黄宫绣  中国 
描述:清代黄宫绣著的《本草求真》中,把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根据报道:黄芪第一出陇西。由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之后正式命名陇西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大宗药材黄芪、党参、柴胡、板兰根质优量大,畅销全国并出口海外。梁代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可见,黄芪为陇西地道珍贵药材,并以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份含量高而成为芪中精品,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因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用途不断拓展。中国中药50强如扬子、汇仁、中汇、地奥等企业多使用陇西黄芪。红芪、黄芪不但药用价值高,而且是很好的补药,俗称“小人参”,是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名产。黄芪入药膳,颇受人们青睐。因此,日常生活中,用黄芪配江米、党参、山...
嘉&陈奎烨郅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科技报中小学科教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高层楼房消防灭火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迅速拔地而起,这些高楼若遭雷击着火了怎么办?针对这个难题,广东实验中学的高二学生蔡嘉和陈奎烨发明了“防雷击的高层灭火飞行
籍侨胞寻找汤显祖之路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我要在2016年之前走遍汤显祖曾经走过的路,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戏曲家。”昨天,籍西班牙侨胞、汤显祖研究专家项锦鸿回到家乡,在故土继续追寻汤显祖的足迹。 项锦鸿旅居西班牙已有10多年
格:英国主帅应是英国人
作者:暂无 来源:南国早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格:英国主帅应是英国人
“铁里都答喇”小考
作者:郭杰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蒙语  藏语  汤显祖  “都”  《紫钗记》  喇嘛  注家  水底鱼  江南  吐蕃 
描述:冯汉镛《藏族风物对祖国的贡献》,载《中国藏学》1991年4期)“喇嘛”确是藏语,但“铁里都答喇”却不是,冯先生的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 “铁里”与“答喇”二词并非藏语,而是蒙语,有的注家对此早已
清饮皮科应用举隅
作者:张军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饮  四物汤  黄连解毒汤  严重影响  生活起居  万病回春  崩漏  龚廷贤  气血两虚  清热泻火 
描述:案,介绍如下:1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风痒):马某,男,60岁,1990年10月5日初诊。患者自述近几年来,每逢秋冬季节,全身皮肤作痒,持续半年方休,严重影响了生活起居。遂于初秋就诊。就诊时,皮肤瘙痒
公与荆公变法思想之比较
作者:骆啸声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法思想  圣人  孔子  孟子  尧舜  王安石  盂子  君德  孔孟  治乱 
描述:故又是一位经学家和古文学家,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俩的学问,博大精深,政治思想,各具特色,在中国历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