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的免役-儒斗争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严汝娴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王安石的免役-儒斗争的一个里程碑
李觏的礼法观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  一致于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李觏礼论研究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描述:;在礼的内涵上,他认为礼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礼,是仁、义、智、信之本,礼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礼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礼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济、政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礼的制约,只有合乎礼的要求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才是开明的政治。在他丰富的礼内容里不仅包括了仁、义、智、信各种德性,还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的各种规范,并对仁、义、智、信、乐、刑、政与礼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不仅对当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也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希望通过对李觏的礼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的礼思想,并从中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
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谈谈古汉语的“婉言曲达”
作者:康甦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赵王  司马光  外交礼仪  左传  古汉语  王安石  高中语文  鲁肃  孙权 
描述:。文中秦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这里说的“请奏瑟”不能理解为“请(您)弹瑟”,而应理解为“请(允许我)呈献瑟(给您)”。以上两种解释虽同样是秦王要赵王鼓瑟相乐的意思,但照前者理解则是直陈的命令语气,那样说
解析王安石变法的市易
作者:周筱赟 陈志广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易  王安石  官营经济  贷款 
描述:挥作用,反而加剧了官吏的舞弊。
古典诗词的“主宾倒置显出
作者:梅华  来源:黄冈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倒置  主宾  王安石  造句能力  千家诗  修辞技巧  古代诗词  赏析  自然事物  古典诗词 
描述:。又如: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试谈周礼蕴含的
作者:魏秀玲  来源:法学论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治者  奴隶社会  社会关系  强制手段  行为规则  普遍适用  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  周礼  行为规范 
描述:。周代统治者治国
藥炮炙的討論
作者:冉小峯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帝  炮炙  乾隆  珍本  徐春甫  雷公  本草  加工的  不可分  方法 
描述:的解說未加考慮的引在醫術名流列傳(雷公傳)後,後世誤會的傳說,多半是由這樣引起的。
例谈“模型”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作者:张胜平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  模型  历史模型  环状模型  历史事件  王安石变法  图模型  德国 
描述:史教学的效率,展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和魅力(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