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闺塾
-
作者:汤显祖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诗经》 戏剧冲突 文科 封建礼教 《毛诗》 《诗》 教师
-
描述:的精妙之处,而且能提升自己的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可以说,读点戏文,受益无穷。
-
汤显祖诗歌与基督教(二)
-
作者:徐晓鸿 来源:天风(中国基督教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诗 基督教 利玛窦 葡萄牙人 澳门 牡丹亭 翻译 商人 圣保罗教堂 外国
-
描述:第二首则如下:二子西来迹已奇(来自西方两位先生的事迹已经令人惊奇),黄金作使更何疑(带着贵重的礼物作为友好使节谁能怀疑)?自言天竺原无佛(他们自己说西方的天竺国原本就没有
-
从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副主题
-
作者:伏涛 孙德林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 科举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
浅谈汤显祖如何写《牡丹亭》之“梦”
-
作者:文静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境 梦境 虚实 虚实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心线索,推动戏剧发展的呢?本文也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笔下的澳门风情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沉郁 景象 戏曲家 贬谪 风光 朝廷 弊政 权贵
-
描述:贬谪广东徐闻县典史。一腔爱国热血受到打击,汤显祖心里自然有些不满和沉郁。但当年十一月赴任途中的澳门
-
汤显祖与南安牡丹亭
-
作者:彭承礼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南安 《牡丹亭》 申时行 杜丽娘 江西省大余县 明万历 广东徐闻 场景设置
-
描述:汤显祖,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代大戏曲家、文学家,列宁称颂他为“东方莎士比亚”。其代表作“临川四梦”中尤其以取材于南安大庾(今江西省大余县)牡丹亭的故事写的《牡丹亭还魂记》最为著名。$$明万历十九年
-
汤显祖泪著《牡丹亭》
-
作者:鲁可 来源: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书房 中午 老夫人 后花园 创作活动 道爱
-
描述:汤显祖写《牡丹亭》入了迷,饭不吃,觉不睡。有一次,汤夫人问他饿不饿?他说:"我整天都同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打交道,哪里还觉得饿!"一天中午给他送饭,书房里竟空无一人,急忙派人四处寻找,也
-
汤显祖《牡丹亭》的人物形象描写
-
作者:王小琴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戏曲创作 戏曲创作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临川 临川 至情 至情
-
描述:》,合称"川四梦"或"玉
-
从汤显祖诗文见葡占初期的澳门风情
-
作者:白辰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 澳门风情
-
描述: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方贸易港口,而且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