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源流现 填补空白——《清初三礼学》评介
作者:倪玉平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三  空白  填补  源流  评介  学术史  《周礼》  《礼记》  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 
描述:论文的基础上,林存阳先生撰成《清初三礼学》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26万字),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将清代三礼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从学术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礼学的发展脉络、思想特征、历史地位做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三礼学进行了全面评价。该书资料丰
试析《史书佔》的史学思想与历史思想
作者:代继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学思想  胡应麟  章学诚  刘知几  《史记》  中国古代史学  史书  武则天  历史思想  《元史》 
描述:试析《史书佔》的史学思想与历史思想代继华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1551一1602)学识广博,著述甚丰,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续稿》、《诗薮》和《少室山房笔丛》等。《史书》是《笔丛》中的一个
桃花源记
作者:邹胜祥  来源:中国建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料记载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王安石  秦人  湖南省  世外桃源  武陵山  神话故事  碧桃花 
描述:美,绮丽多姿,历来就是游览胜地.
黄白
作者:王振忠  来源:读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黄山  汤显祖  齐云山  文人士大夫  汪道昆  密切相关  金银  清代前期  徽商 
描述: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进士,为人慷慨,颇有气节。从他的吟诗自况可以看出,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徽州不啻为“贪泉”第二。
乡村应是文明
作者:宋维宙  来源:湛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乡村应是文明
《伤永》 (北宋)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金溪民方永,世隶耕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永[北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读经典● 金溪民方永,世隶耕。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王安石的《伤永》谈起
作者:王兰香  来源:人口与优生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的《伤永》谈起
《伤永》教学谈
作者:石泽镒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有补于世  伤害  理解  抒情为主  异能  钱币  作者  全文  王安石 
描述:一、从“伤”说起《伤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永》一文,旨在为方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
莫学永父
作者:宋书云  来源:中国劳动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青年知识分子  科研生产  王安石  子女教育  作文  才尽  单位  故事  父亲  记述 
描述:自己的才华,一举成名,那么从此他便不得安宁:到处作报告,层层当典型,社会职务缠身,压得他直不起腰,喘不过气,难得有机会再坐下来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知识。长此下去,知识慢慢老化,他也将“才尽”了。还有一些单位,中青年知识分子挑起了科研生产的大梁,便一天到晚忙于科研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