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7)
报纸(76)
学位论文(4)
图书(3)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6)
地方风物 (15)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3(8)
2011(17)
2010(14)
2008(11)
2001(2)
1997(3)
1996(2)
1995(5)
1989(1)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2)
教苑荟萃(1)
上海故事(1)
西北美术(1)
北京商学院学报(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
经济月刊(1)
吉林会计(1)
天水日报(1)
临汾日报晚报版(1)
的错位美
作者:李海负  来源:花木盆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裂隙  错位  成岩过程    地质学  李四光  岩石  柔性  地质力学  方解石脉 
描述:固结成岩之后发生的,将岩石如同豆腐块一样切断。从照片可见,裂隙有两期,横的三条发生得早,竖的两条发生得晚,将先期的错断,从中可以量出断距来。两组裂隙均被方解石脉充填,地质力学之父李四光教授称其为张
鲁论艺术与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论  时间之流  讨生活  直接参加  观察体会  艺术与生活  观察生活  海洋流  主从  河水流 
描述:于斗矣,斯开章明义第一章。为画而生活则画死。为生活而画则画活。当有生活而求画,不当欲画而讨生活。直接参加生活,始能将生活移入内心.间接旁观生活,无非以生活陈列于画面。饱食生活当贪而无厌,咀嚼生活当细而不烦,斯谓提醇炼精也。生活中要忘我.有我时要化生活。生活时有我则难客观,有我时不扬弃生活则难升华。观物当面面观,变动观,上下观,远近观,表里观,无所不观,无微不至,必熟才能活。
欲说还休的小
作者:暂无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欲说还休  潭记  语言  王安石  刘禹锡  欧阳修  韩愈  唐代  作者 
描述: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因曾为官柳州,人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同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
冯新在耀州区王益区调研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张长江报道:5月1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新先后深入耀州区董家河镇和王益区黄堡镇,就“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开展情况、县乡换届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要以
李国 吴澄 热血谱写红色恋曲
作者:暂无 来源:春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野色苍茫侵学府,寒星点点宿边城。一轮如镜清辉落,十载红心浩月明”,这是李国诗《七律》。用这首诗来形容吴澄,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吴澄,字幼清,又名剑秋,昆明人,书法家吴锡忠的大女儿。幼年丧母的吴
西朱京杭运河大桥墩施工完成
作者:暂无 来源:徐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西朱京杭运河大桥墩施工完成
容肇祖同志给姜国同志的信
作者:容肇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家  文集  治经  政治  孔子  思想来源  罗振玉  治学精神  努力学习 
描述:同志: 接读来信和论文《论王安石》,得悉努力学习,读书写作,至慰远怀。你阅读《王文公文集》后,即写出论文,甚好。前两章关于哲学和政治方面,大致尚佳。关于王安石的思想来源,属于儒家,不是法家,本文
志 我国西北地区首家环境文化促进会发起人
作者:暂无 来源:绿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文化  西北地区  恰当比喻  发起人  促进会  王安石  区环保局  西安碑林  碑林区  环保工作 
描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的这首诗正是胡志对当前环保工作的一个恰当比喻。胡志,西安碑林区环保局局长,一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三秦汉子,由于长期工作在西安碑林区,他对书法艺
集资修建李国、吴澄烈士塑像倡议书
作者:巧家县委党史办  来源:昭通党史通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集资修建李国、吴澄烈士塑像倡议书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先生商榷
作者:伏涤修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著录  著录  传奇体  传奇体  汤显祖  汤显祖  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书目  书目  可能性  可能性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描述:材三种小说与《牡丹亭》进行文本比对,可以确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既是传奇《杜丽娘记》、《杜丽娘传》的渊源所自,也是《牡丹亭》的创作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