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漫评刘德清《欧阳修论稿》(兼有关书籍)
作者:王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论稿  漫评  书籍  范仲淹  王安石  诗文比较  富弼  北宋党争  新亚研究所 
描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刘子健曾撰《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7),台湾中国医药学院教授汪淳著《韩、欧诗文比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质量俱平庸。
中国古代教育家札记(选)——颜之推、王安石
作者:王天熹  来源:安徽教育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古代教育家札记(选)——颜之推、王安石
解读司马光《与王甫书》兼论王安石回信
作者:万斌生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与王甫书  王安石回信 
描述:本文详细解读了司马光《与王甫书》的内容和作者写此信的心理轨迹,同时论及了王安石回信的特点及其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元末书法家饶与《床楣楠木帖》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末明初  书法家  册页  诗人  小品 
描述:2006年嘉德春拍,有一幅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饶的册页(一开)受到圈内识家的注意。这幅题为“床楣楠木帖”的册页,尺寸(27.2×36.2厘米)不到一平尺。估价仅10万元的尺牍小品几经争夺
人才悲剧嗟伤 高论千载发人省:--王安石人才观初探
作者:丁丰年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语文教材  课文  王安石  人才机 
描述:人才悲剧嗟伤 高论千载发人省:--王安石人才观初探
多重生死总情--浅谈我演新版曲剧《麻风女》的体悟
作者:张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死  体悟  曲剧  汤显祖  冯梦龙 
描述:“多重生死总情”为冯梦龙赞誉汤显祖《玉茗堂回春》的佳句。每每念及此言,我的心底总会突兀涌起一股甘苦交融的暖流翻腾激荡于胸,心问也莫名展开一幅凄然哀怨的画卷,久久难以释怀!2012年岁末,随着新版
不觅仙觅睡
作者:李峥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理论  人体健康  王安石  食补 
描述:传统养生理论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宋代王安石曾写道:"花村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觅睡。"可见古人早已意识到睡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
封邑邦国
作者:金兆梓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部落  甲骨文  说文解字  同义  会意兼形声字  本义  恩格斯  段玉裁  周礼  解释 
描述::"国,谓王国;邦国、诸侯国也。""邦国"不就是"爵诸侯之土"吗?那末"封"也即是邦国,而"封"和"邦"、"邑"、"国"也就都可互训。这四字不但可互训,而且都可互用。"尚书""康诰"序:"邦康叔。""分器"序:"邦诸侯。""蔡仲之命":"乃命诸王邦之蔡。"这明明就是"封康叔"、"封诸侯","封之蔡",都是
古代的养生奇
作者:陈世发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保健养生  徐春甫    无忧散  人生哲学  《古今医统大全》  青原行思  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  古代典籍 
描述:是唐代著名禅师石头希迁的“心药方”。希迁(公元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人。拜在青原行思的门下,曾在六祖慧能处求法,六祖圆寂后参行思。后住衡山南寺,在寺东一平阔石头上结庵,所以世称“石头和尚”。91岁时,
长寿“要”二则
作者:郭振营  来源:中老年保健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忧散  气汤  《古今医统大全》  徐春甫  太医院  明代医家  代名    医官  用法 
描述: 休闲翻书,见明代医家徐春甫(曾任太医院医官)所著的《古今医统大全》中,收录了两张颇为奇特的药方:一为“快活无忧散”,一为“和气汤”。二方之所以称奇,不仅用“药”奇,而且用法与功效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