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人文 再现八闽才俊 传承深远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 文化 传承 天文学 医药学 苏颂 王安石 进士
-
描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更为突出。
-
天柱山之谜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王安石 “小乔初嫁了” 《文化苦旅》 东坡 历史魅力 李白 精神皈依 完全不知道 司马迁
-
描述:天柱山之谜●李白苏东坡视天柱山为归宿●周瑜二乔姐妹生于此山●王安石想到天柱就羞愧●汉武帝封天柱山为南岳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
-
探寻王安石墓葬之谜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探寻王安石墓葬之谜
-
两个李师师之谜
-
作者:王正义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师师 周邦彦 宋徽宗 王国维 《清真先生遗事》 北宋词 国学大师 三角恋 香港大学 晏几道
-
描述:王先生在《清真先生遗事》一文中针对所谓周邦彦在床下偷见宋徽宗与李师师调情而作《少年游》这一传说,提出了三个疑点:一、宋徽宗当朝时(1101—1125年),周邦彦(1056—1121年)已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了,说他与李师师有幽情,还能在床下呆一晚上显然是不可能的.二、当时周邦彦官至卫尉正卿的高位,没有兼任“开封府监税”这种小官的道理,那么又怎么可能发生蔡京领会徽宗之意,罢黜了周邦彦的官职并驱逐出京师,使得李师师去相送呢?三、宋朝历史上没有《贵耳集》中提出的周邦彦的官职——大晟乐正.根据以上三个疑点,王国维先生认为,周邦彦与李师师之间不可能产生传说中的那些风流韵事.香港大学的罗忼烈先生赞同王国维的见解.他在《海洋文艺》上发表《谈李师师》一文,根据宋人谈论李师师的资料考证李师师的生平,认为:北宋词人张先最早提及李...
-
古代采茶“喊山”之谜
-
作者:王郁风 来源:茶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晚报》 植物生长 周亮工 电视纪录片 嘉庆十三年 雍正十一年 日本北海道 欧阳修 园艺学 大鼓声
-
描述:古代采茶“喊山”之谜
-
《周礼》饮食制度述略
-
作者:蔡锋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制度 饮食结构 文化
-
描述:基础。但与后世的饮食水平相比,其饮食结构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
-
白云黄鹤与晴川鹦鹉
-
作者:陈莎 来源:地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历史 设计 文化
-
描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楼以文名,如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使岳阳楼、滕王阁闻名天下,崔灏的诗也成就了黄鹤楼。黄鹤楼现在是武汉最有名的景点,成了武汉的标志。
-
《孔子诗论》对周礼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反省
-
作者:王莫楠 来源:华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文化 礼仪
-
描述:的精神,又对周代某些制度和礼仪形式发展到后期只剩下躯壳却无实质的礼仪制度做出了反思。
-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礼 礼 文 文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
校园文化建设应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校园文化的育人
-
作者:赵景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 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
-
描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培养四有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