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12)
报纸(2154)
学位论文(133)
图书(84)
会议论文(47)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60)
历史名人 (1413)
地方风物 (40)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4)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14)
2013(385)
2012(636)
2011(501)
2010(537)
2009(483)
2008(531)
2007(336)
2006(193)
2005(172)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报(64)
戏剧文学(41)
戏文(23)
文艺研究(15)
华文文学(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8)
中华艺术论丛(4)
河南农业(2)
文化月刊(下旬刊)(2)
中国科技博览(1)
白先勇的昆曲―从《牡丹亭》及《玉簪记》说起
作者:吴迪  来源:书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玉簪  昆剧  杜丽娘  柳梦梅  演出  昆山腔  汤显祖 
描述:元末,江苏的昆山发展出昆山腔。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将其改良为婉转动听的水磨调,梁辰鱼撰写出首部昆剧《浣纱记》。直至清朝嘉庆年间,昆剧盛行了约两百年。之后,京戏逐渐取代了昆曲
帮你搭一座“过渡”的桥梁
作者:殷雄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过渡段  桥梁  地方特色  文章  叙述顺序  刘绍棠  作时  莫泊桑  汇通  外出打工 
描述: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一句过渡,自然引出正文"春节是……"2.在叙述顺序转换时用过渡。莫泊桑《我
牡丹亭》的梦境意义
作者:马斌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意义  梦境意义 
描述:观众昭示着一种浪漫的理想。
亭外的旁白-看北方昆曲剧院新排《牡丹亭
作者:陈朗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林黛玉  昆曲  薛宝钗  大观园  汤显祖  曲词  旁白  杜丽娘  演出 
描述:林黛玉不大喜欢戏文,其戏剧知识难与薛宝钗相比,在进入大观园之前,她应还未读过《牡丹亭》。但她却凭一双耳朵,能够辨别、体会从梨香院风送过来的曲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并深受感动,案头书与场上曲
六百年昆曲 新剧永远取代不了《牡丹亭
作者:周冉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汤显祖  演出  杜丽娘  传统戏曲  新纪录  家班  粮仓  剧目 
描述:的皇家粮仓上演六百多场,这个数字在近代昆曲演出史上是一个新纪录。同样是这出剧目,2004年,白先勇制作的昆曲青春牡丹亭》将全本搬上舞台,连演三天时长达9个小时,也曾一票难求。
梦回明朝——厅堂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所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
牡丹亭》与青春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国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牡丹亭  《游园惊梦》  《惊梦》  《西厢》  《红楼》  文学传统  代表作  汤显祖 
描述:牡丹亭》,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写“天下第一有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终于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之事,共五十五出。以《游园惊梦》一折(后分为《游园》《惊梦》两折)为全剧的高峰
昆曲牡丹亭》的叙事结构
作者:王如丹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叙事结构  昆曲  《西厢》  汤显祖 
描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甫一问世,就受到了当时民众的热烈欢迎,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一句,便可略窥当年盛况。然而真正的经典更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牡丹亭》在历经了数百年
传统文化刍议
作者:聂石樵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儒学  族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  中国文化  《周礼》  我国传统文化  华夏文化  《文心雕龙》  民族文化 
描述:传统文化刍议聂石樵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得很明确,毛泽东同志即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
昆曲牡丹亭
作者:仲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魅力  汤显祖  昆曲  京剧院  柳梦梅  剧作家  改编本  折子戏  寻梦 
描述:·惊梦》和《拾画·叫画》,但象《劝农》、《寻梦》、《冥判》、《问路》、《硬拷》等折却已不经见.这次演出的改编本,为了贯串这本戏的前后情节,并保存原作中对于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纯洁爱情的成功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