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青苗法辨析
作者:杨恒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苗法  常平新法  常平旧法  王安石变法  赈济 
描述:,将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青苗法和王安石变法.该文试图以上述问题为突破口,对青...
狱讼辨析
作者:李衡梅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寇  刑事诉讼活动  《中国法制史》  《周礼》  郑注  民事诉讼  西周时代  铜器铭文  民事案件  被告 
描述:百支箭)作为保证,败诉
浅较莎士比亚与汤显祖
作者:黄杨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异同  异同 
描述:方面进行了比较浅析,以了解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各自的创作、中西方社会文化及戏剧差异,对跨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爱情观之比较:解读莎士比亚喜剧和汤显祖戏曲
作者:安鲜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爱情观  爱情观  异同  异同 
描述: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爱情观之比较
作者:安鲜红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爱情观  爱情观  异同  异同 
描述:1616)是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东、西文化背景下的两位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被公认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天才文学家。他是演员、导演、剧院老板,也是诗人和戏剧家。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两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这些作品涉及了历史、政治、社会、人生等广阔的领域,具有博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中,以爱情为题材的17部喜剧主要创作于1590年至1600年期间,“这时正是伊丽莎白女王在位的时候,经济繁荣,王权巩固,人民生活暂时稳定,社会矛盾还没有大量暴露出来,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特征是乐观主义,追求欢快生活,追求真理,反对禁欲主义,反封建主义。”①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描绘了人的情感和心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梦”之比较:以“临川四梦”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苏丹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临川四梦”  仲夏夜之梦  异同 
描述:"梦"是一种无法避免生理现象。它让几乎同时的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之间多了一份关联。本文拟将汤显祖之"临川四梦"与莎士比亚之《仲夏夜之梦》进行对比,通过对二者戏剧中之"梦"的解读,分析二者之"梦"的异同
朱熹和陆九渊的异同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世界本原  认识论  人性论  客观精神  伦理观  系列问题  知觉  封建伦理 
描述:鹅湖会上,朱熹指斥陆九渊太简,陆九渊指斥朱熹支离。这次争论主要集中在认识论上,但也表现了他们之间在世界本原论、人性论、伦理观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一、朱熹把独立于人的知觉之外的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本原;陆九渊则把人的知觉(心)作为世界本原。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异同
作者:曾如刚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异同  戏剧异同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辈人,虽相隔天涯海角,但相似之处颇多,差异亦显著,两位都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现从戏剧艺术、文化背景及其代表作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各自的创作、中西方社会文化及戏剧差异,对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安石、张载成性论的异同
作者:毕明良 周勤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道德实践  张载  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道德修养  工夫论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人性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 
描述:的"性有善有恶",但张载也认为"性未成则善恶混"。张载十分重视礼的践履在成性过程中的作用,其"知礼成
韩愈与王安石“人性论”之异同
作者:董雪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韩愈  王安石  王安石  性三品  性三品  性情一也  性情一也 
描述:韩愈提出了"性三品"说,对此王安石甚有异议,于是提出了"性情一也"的观点。这两种主张虽然区别很大,但也存在共同之处。同时,不同的"人性论"主张也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