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1)
期刊文章(49)
会议论文(2)
图书(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3)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5)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7)
2013(4)
2011(17)
2010(16)
2009(7)
2008(11)
2007(4)
2005(4)
2004(1)
1995(2)
按来源分组
中国审计(1)
农村经济与科技(1)
南京日报(1)
潍坊晚报(1)
出版史料(1)
党史天地(1)
潮州日报(1)
北京晨报(1)
金融管理与研究(1)
江苏法制报(1)
王安石江西诗派的先声
作者:傅义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江西诗派的先声
“越世高谈,自户牖”——《说苑》论
作者:范能船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苑》  刘向  世高  公元前  汉帝国  师旷  艺文志  曾巩  宣帝  吴王 
描述:论述,以求教于大方。
太平军北伐的主将应是李
作者:田禾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太平军北伐  杨秀清  纪略  史料记载  史学界  镇江  史事  北伐军  金陵 
描述:陷镇江、扬州,乃遣伪丞相李芳、林凤祥、吉文元等渡江,自浦口窜扰皖豫两省。”(《太平天国资料》第67页)相反,咸丰朝《东华续录》、《戴经堂日钞》等则将林放在李前。《戴经堂日钞》云:
凌寒独自——王安石绝句之旅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绝句  商鞅  政治家  黄庭坚  海军指挥学院  孟子  欧阳修  半山  变法 
描述:凌寒独自——王安石绝句之旅
胸内巨大肿瘤胸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李明远 邝贤宣 苏跃 耿万明 杨晶森  来源:北京医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醉处理  胸手术  术后并发症  复张性肺水肿  胸内  心肺功能  临床资料  下腔静脉  手术室  低潮气量 
描述: 胸内巨大肿瘤压迫肺和心血管,使病人心肺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给麻醉处理造成许多困难;术中、术后并发症也较多。近几年,我们遇到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7~
陈郁:守得云见月明
作者:暂无 来源:五环明星(羽毛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郁:守得云见月明
诗人萧愚自选集《此时此地》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诗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出版社  选集  译诗  文章  王安石  百科全书式  不同时期  汉赋  作文  研究生 
描述:诗"。萧愚的翻译是严谨的。萧愚的文章自成一体,典雅繁茂,硬朗险峻,讲究气度,能看到汉
李琼媚下月汤显祖大剧院个唱抚州歌手之先河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由市文化局主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市汤显祖采茶歌舞剧院承办的李琼媚个人演唱会11月12日在市汤显祖大剧院举行。这是抚州歌手有史以来首次推出大型个人演唱会。据了解,李琼媚个人演唱会伴奏乐队由上海轻音乐团和上海爱乐乐团45人组成。 记者昨日采访了李琼媚,据她介绍,个人演唱
筚路蓝缕,前人之所未——谈王应麟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作者:布仁图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困学纪闻  文献学家  考史  《玉海》  筚路蓝缕  郊赦  图书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  冠盖里 
描述:、义据湛深的整理旧学的方式与方法,悉不能超越宋代学者治学的范围,并且每门学问的讲求,都已由宋代学者创辟了途径,准备了条件。宋代学者这种功绩,应该在中国学术史上大书特书,而不容忽视或湮没的。”①王应麟正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众多优秀史学家及文献学家的一位代表。然而学术界有关其人其事的研究,
朝落暮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
作者:王慧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苦情词  苦情表现  苦情层次  苦情营造 
描述:究的对象,并把题目定为“晏几道苦情词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其词作的分析研究,对这位“古之伤心人”(冯煦语)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本着“知人论世”的写法,对其写作悲苦词篇的心理形成作了简单的分析,知道他的苦情词篇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和其身世遭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二、三、四章分别从苦情词的表现、苦情词的情感层次和苦情词的营造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运用统计、比较的方法,尽量做到有理、有据、论证严密。最后本文认为,晏几道之所以写出一篇篇凄苦悲凉、婉转幽怨的小词,首先是他坎坷的身世使然,再受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以悲为美”的传统的影响,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词体风格,另外,由于文学对人的内心有“补偿”作用,它可以寄托作者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在晏几道创作这些词篇的时候,他忧郁的内心气质反而得到了短暂的释放和渲泄,这可能就是他更深层的写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