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锤炼词句,让语言更灵动
作者:冯述田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言  灵动  动词  阳光  句式  自行车  词句  词语  选择 
描述:【一技】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王安石在写诗时,一开始写出了"春风又到江南岸"的诗句,然后觉得其中的"到"
漫谈刘绍棠作品的语言风格
作者:冯学勇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中国  刘绍棠  语言风格  五十年代  人物性格  文学创作  作品  警句  田园牧歌  长篇小说 
描述:小说(《地火》、
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
作者:崔志远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
从东坡词中的“梦”看其词的风格
作者:顾全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苏东坡  东坡词  东京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豪放派  风格  苏轼  豪放词 
描述:他跌进了人生的低谷,先坐牢,而后发落到黄州。这就使他心态失去了平衡,长期处
对话张铭:技法·风格·理念
作者:杨祖柏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获奖作品  书法篆刻  创作  风格  篆刻艺术  技法  线条  刀法  艺术个性  古玺 
描述:杨祖柏(以下简称"杨"):看了你去年出版的《张铭篆刻作品集》和刚刚出版的《张铭鸟虫篆印谱》,两本作品集风格异同,请问你怎么想到要出版这本鸟虫篆印集的?
刘绍棠小说与传统评书
作者:裴军  来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人生  小说  传统评书  关系 
描述:刘绍棠早年的生活经历,使他秉受传统评书的雨露滋润,在小说创作中,他大量借鉴传统评书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小说风格
江西词脉共清雅 风味细品各千秋:谈晏殊词与欧阳修词的风格差异
作者:张英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欧阳修  欧阳修  风格  风格  伤春  伤春  悲秋  悲秋 
描述:而常品味酒醒后的孤独;而欧阳修则更具有外向的与他人同乐的精神,其词常表现对于歌舞、美酒的深深沉醉。
纯虚词是赏析语言的另一个抓手
作者:李筱俐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词  语言  赏析  抓手  注意力  形容词  王安石  “绿” 
描述:赏析语言应从实词、虚词两项着手,然而,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实词上,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揣摩上,王安石一句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人拍案叫绝,可惜忽略了其中的虚词。其实,王诗中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问题
作者:李忠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朗读法  语言  文本  陆九渊  语文教学  乡愁  作者  情感  济南 
描述:宋代大儒陆九渊曾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其所说的"涵咏工夫"即是对语言的品味。我们都知道文本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本中的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深入品味。在此
胡应麟的小说辨伪得失考论:兼论胡应麟辨伪方法的得失
作者:许彰明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  辨伪 
描述:的不科学性,又导致他在小说辨伪的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性、随意性,甚至对同一本书前后相互抵牾等种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