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水浒传》原本的新证
-
作者:罗尔纲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罗贯中 百回本 农民起义 胡应麟 中新社 新华社 罗尔纲 杨慎 李师师
-
描述:。现在又取得了一条新证。明人胡应麟(万历四年举人)的《庄岳委谈》卷下有一段话说:
-
晏殊年谱补证
-
作者:薛玉坤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玉海》 《宋会要辑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年谱 翰林学士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至和元年 秘书省 起居舍人
-
描述:晏殊年谱补证薛玉坤夏承焘先生撰《二晏年谱》,于二晏行履搜罗该洽,考辩精详,钟陵先生又作《晏殊年谱缀补》(载于《文教资料》1991、3),晏殊生平中晦而不明者遂彰显得宜。然世无完璧,笔者在读书过程中
-
周礼行于春秋时证
-
作者:陈汉章 来源:华国月刊 年份:192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礼行于春秋时证
-
《精忠旗笺证》序
-
作者:冯其庸 来源: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剧 冯梦龙 历史人物 爱国主义思想 忠君思想 岳飞 宋高宗 汤显祖 创作 传奇
-
描述:为岳飞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通过封建忠君思想(忠于宋高宗赵构)表现出来的,因为赵构是代表当时整个国家民族的。所以描写了岳飞的封建忠君思想(忠于投降派赵构)也
-
酒精性肝硬化应是肝移植适应证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医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肝移植 酒精性肝硬化 非酒精性 人的生存 免疫抑制治疗 肝病患者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病人 饮酒者 排异反应
-
描述:989-1994年期间行肝移植的5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与48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病人的生存率、排异反应、感染、癌变、再移植、就业、婚姻状况及重新饮酒等情况。并对重新饮酒者和戒酒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与非酒精性肝病病人仅恢复就业情况有显著差异(分别为30%和60%)。32
-
张大千年谱笺证三则
-
作者:王中秀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展览会 上海画坛 同乡会 六朝 黄宾虹 广告 年表 作品
-
描述:。这里指的史料,是即时记载而非前尘依稀下的口述。口述并非不可成为历史,那只是在史实湮没无存的情况下,不得已的补充。如果大半依靠这类材料而筑构一个人的历史,那就戏说多而
-
汤显祖诗证澳门史
-
作者:黄鸿钊 来源:澳门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诗证澳门史
-
明代戏曲「汤评本」研究
-
作者:翁碧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评本 戏曲评点 戏曲理论 明代戏曲 明代书坊
-
描述:評點內容仍能表現當時普遍流行的戲曲理論觀點,因此有其研究的必要與價值。
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是先掌握學者諸說的爭議所在,以作為展開真偽考述的基礎;再以四種角度觀照湯評本的諸多問題,一是考察「劇本作者」、「劇本創作年代」與湯顯祖生平的關係,以探討湯顯祖加以評點的可能性;二是藉由板式與插圖進行「評本刊刻地」的考察,觀察明代刊刻湯評本的現象,藉以判斷書坊作偽的可能性與型態;三是針對「同劇作的各種評本」進行比較,以釐清評語是否借襲他本及各評本間的關係;四是分析「評語內涵」是否符合湯顯祖的思想精神與文藝觀點。
最後以可信為湯顯祖所評的《董解元西廂》與《紅拂記》來探討湯評本的戲劇學觀點,一是雖然重視「曲意」的發揮,但已越來越講究「關目情節」的經營與安排,二是對於人物形象塑造,也因「情真」思想,促使人物由「類型化」轉變為「個性化」的發展。
至於偽託湯評本的戲劇學觀點,則由視為「擬作」的《玉茗堂批評紅梅記》、《玉茗堂批評異夢記》、《玉茗堂批評種玉記》與《玉茗堂批評節俠記》四種來探討,一是追隨湯顯祖「情」與「夢」的主題,二是注意曲白文詞的抒情性以及人物塑造的「情真」,三是注重關目情節的呈現,四是注意場上表演的需要,已逐漸建立戲曲劇本「場上表演」的觀念。
-
王安石与《汤坑泉》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然雪满塍。”这是北宋王安石所作的著名的《汤坑泉》诗。多少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传颂古今中外,载诸史册
-
应是〔滩簧〕非“汤黄”
-
作者:谢伯淳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川剧 民国时期 贡献 业余 滩簧 戏剧研究 演唱艺术 改革 唱腔艺术 曲牌
-
描述:。这种组织其它地区也有。可见业余川剧爱好者研习川剧艺术早已蔚然成风。而解放后,或茶房、酒店,或家庭、院坝,玩友与玩友,玩友与专业演员互相切磋、探讨川剧演唱艺术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特别是现在的一些中青年川剧爱好者,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又有书籍、录音带等参考,对唱腔艺术的改革就更方便了。如重庆市川剧院三团已故名鼓师侯正明有一个业余学生叫彭明,自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