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儒家目的论伦理学的定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高煜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行伦理学  宋明理学  道德实践  目的论伦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描述:連結。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要回復儒家理論的說服力,應該要能夠與過去「內聖外王」與「天人合一」的思想作出切割,這樣才能保留儒家理論的特色,同時與當代思潮接軌,甚至為現今的社會提出指引。
本論文試圖以目的論倫理學作為儒家理論的定位,如果這種定位可以成功,即便儒家不透過「內聖外王」與「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肯定道德價值與實踐的理論特色,並且可以為當代社會提出指引。本文論證的方式是,透過對目的論倫理學的主要代表--德行倫理學--進行分析,由此指出目的論倫理學特殊的三重架構,以及道德知識的內容。並進一步以此理解與說明朱熹與陸九淵的理論內容,若能達到融貫一致的理解,應該可以說明儒家理論具有目的論倫理學的特質,並可以此為其定位。
此陆非彼陆
作者:陈军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历史》  陆九渊  人教版  发明人  教材 
描述: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三课《宋明理学》《资料回放》说:“鹩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来之教人为支离
《明儒学案・师说罗汝芳传》人物考辨
作者:赵文会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史  黄宗羲  明儒学案  宋明理学  考辨  罗汝芳 
描述:有学者认为《明儒学案?师说罗汝芳传》中邓先生指邓以
思潮的观点:北宋理学再认识
作者:徐洪兴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思潮  王安石变法  北宋  欧阳修  庆历之际  性命之理  思想学说  周敦颐  宋明理学  古文运动 
描述:出强调自己所师承的那条学术线路才真正上承“孔孟道统”,而在被称之为理学史开创之作的《伊洛渊源录》中首先提出的.此后,经由《宋史·道学传》等的推衍,再加上南宋以降历代统治者无不奉“程朱理学”为正统,朱表的这一说法便为学界所广泛接受。今天,这个传统观点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但朱惠的影响还在无意识地发生作用。朱亮所规定的这个理学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只是线条化、简单化了的宋代“道统”传宗史,如果它仅限定在“程朱理学”范围内的话,或许还行得通。但如果想把它用来解释北宋理学发生的整个过程及全部内涵的话,就变得十分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了.马克思批评黑格尔把哲学史仅仅看作“绝对观念”的运动时曾说:“黑格尔认为,世界上过去发生的一切和现在还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他自己的思维中发生的一切。因此,历史的哲学仅仅是哲学的历史.没有‘适应时间次序的历...
理学和心学考辨-兼论确认“气学”
作者:衷尔钜  来源:社会科学(兰州)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学  元明时期  中华书局  心学  宋明理学  史籍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圣人  气学 
描述:然.
陆九渊心学特征探究
作者:惠吉兴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宋明理学  本心  唯心主义  宇宙万物  主观感觉  封建伦理道德  客观主义  道德规范 
描述:识或观念,而是一种先天的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独立自存的伦理实体。他说,“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以下凡引出此书只注页码)“四端者,即此心也,”(第149页)“仁,人心也。”(第232页)所谓“本心”就是本体化和实体化的封建伦
中国逻辑思想史稿(连载之六)
作者:周文英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逻辑思想  徐光启  宋明理学  朱熹  方以智  王阳明  陆九渊  传教士  李之藻  理学家 
描述:第六编宋元明时期的逻辑思想理学和逻辑宋元明时期,前后六百多年,学术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是理学。因此在叙述这个时期的逻辑思想时,不能不涉及理学中的一些问题。
王阳明先世与后裔考略
作者:傅振照 邵九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后裔  余姚  山阴县  王学  文成  宋明理学  陆王心学  陆九渊  程朱道学 
描述:”。王学,虽时褒时贬,但曾一度流行全国,不时激起思想界的层层波澜,播扬海外,则愈见真灼,因之名闻遐迩。本文试撮聚史志文献记载和民间的代代传闻,对王阳明的先世和后裔,略作考证,以供研究者参考。
为心学一辩--元代吴澄的心学观
作者:方旭东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陆学  佛老  陆王  应当  宋明理学  为学  元代  诸子  禅学 
描述:误会:心学并不独指陆学,从尧舜直到周程诸子无不以心为学;儒家右着早以与佛老之学颉颃的心学传统。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
作者:蔡方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陆九渊  程颐思想  论哲学  陆王  王守仁  体用  天理人欲  宋明理学  心即理 
描述: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蔡方鹿过去学术界在对宋明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二程哲学没有什么分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二程哲学有同有异,存在着区别,但未注意探讨二程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