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花之笔”的秘诀
-
作者:徐润福 来源:金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能力 作文能力 王安石 习作课 语文素养 典故 同学 口头表达 多听 唐代
-
描述:有的同学害怕作文,一上习作课就头疼,总奢望有朝一日得到一枝生花之笔,好从容写作,下笔有神。试问: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写作秘诀呢?这还得从生花之笔的典故说起。
-
满分作文揭秘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教育(中考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揭秘 满分 精神家园 精彩 生动形象 王安石 文章 同学 葡萄树
-
描述:满分作文揭秘
-
语文教学改革小记
-
作者:方志华 来源:文学教育 下半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基本模式 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 王安石 教师意识 提问 同学
-
描述:"哎,下节课又是语文,太没劲了",听到学生背地里的议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中真不是滋味,难道老师辛苦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厌烦的回报吗?我不由地陷入沉思之中……几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近
-
“谁说何涛做不对!”
-
作者:代士英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老师 父母离异 数学课 练习 新大陆 哥伦布 快步走 同学
-
描述:[案例]五(2)班有名学生叫何涛(化名),父母离异,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成绩比较差,他在老师和同学们心里上了黑名单。一天,正在上数学课,新知之后同学们开始练习,忽然何涛的同桌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喊道:老师,何涛做对了!这时年轻的数学老师快步走到何涛面前,看了看他的练习
-
词二首
-
作者:李国瑜 来源:诗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沿 五十年 附属中学 击鞠 复育 金陵 黄鹤 武昌 筋力 同学
-
描述:词二首
-
语文课应是一段快乐时光
-
作者:卢佳芬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小学专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 课堂 学生 教师 快乐 老师 教学 表达 同学 偏旁
-
描述:语文课应是一段快乐时光
-
咱们班的“三剑客”
-
作者:朱嘉伦 来源:作文大王(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音乐课 长标志 女生 恶心 习惯 历史悠久 同学 黄松 体育课
-
描述:咱们班的“三剑客”
-
老师的眼睛应是两面放大镜
-
作者:孙春梅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放大镜 眼睛 老师 作业本 树立榜样 屡教不改 批阅 同学
-
描述:;也曾拿班里字写得最好的同学的本子给他树立榜样,让他照人家的样子写;也曾请过他的家长,可是效果都不大。
-
“绿”出思念
-
作者:欧阳水秀 来源:小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思念 《泊船瓜洲》 写诗 王安石 江南 诗人 同学
-
描述:师:《泊船瓜洲》诗中有这样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诗。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因为一个字选得是否恰当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成功与否。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作诗过程中曾经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请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
写出真情来
-
作者:公维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写出 话题作文 丫环 文章 创作 同学 死刑犯
-
描述:相传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当写到丫环哭杜丽娘之死时,汤显祖也哭了起来,可见,好文章都是情之所动的产物。所以,作文时只有写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才有可能感人,才有可能得到读者的认可。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