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作者:张传良  来源:戏剧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王娇娘  《娇红记》  爱情悲剧  《牡丹亭》  封建婚姻  现实主义  《西厢记》  恋爱观  汤显祖 
描述:论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江西历代审美文化的基本走向
作者:汤文进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文化  汤显祖  江西诗派  美学思想  黄庭坚  审美理想  清代江西  现实主义  基本走向  陶渊明 
描述:江西历代审美文化的基本走向汤文进自古“江西乃豫章之郡”,豫然有章,较早地对南北文化进行了综合。若置诸毕夏文化总背景上来审视,则可发现其作为观念形态的审美文化(含美学思想与艺术创作两个方面)的发展曲线为:起点高,以东晋陶渊明为代表;中途耸起两个高峰──...
也谈吴炳晚节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晚节  士大夫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牡丹  江苏宜兴  好官  作家  戏曲家 
描述:吴炳,江苏宜兴人,是我省明代末年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所作《西园记》、《画中人》《疗妒羹》《绿牡丹》及晚出的《情邮记》,合称为《粲花别墅五种曲》,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优美的剧作。吴炳一生为官
为家乡奉上一份珍贵的礼物——访作家刘绍赏
作者:车丹军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现实主义  档案馆  社会主义  长篇小说  创作  通县  家乡  珍贵  档案袋 
描述:乡土文学的创作,其代表作有《蒲柳人家》、《蛾眉》、《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等,被
谈西方人与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
作者:陶渝苏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意义  知识分子  基督教  两个世界  柏拉图  王阳明  现实主义  现实世界  世界观  王安石 
描述:谈西方人与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
汤显祖与本色说
作者:许祥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中国古代戏曲  本色派  真色  戏曲语言  杜丽娘  戏曲创作  现实主义  牡丹亭  典型意义 
描述:色”对立
从其他谈到川剧《情探》的编剧技巧
作者:沙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魁  川剧  戏剧性  剧作家  节奏  现实主义  演员  汤显祖  文学语言  舞台性 
描述:川剧《情探》是四川赵熙在民国初年创作的。剧本的故事虽然仍取材于南曲的《焚香记》,但《情探》一折的写法完全是新的创作。从技巧上,无论在人物的刻画,矛盾的处理,剧本的结构,情节与戏的结合等等方面都超过了元明清的剧作家,尤其在文学语言上既是古典词曲体,但又不象南曲那样咬文嚼字,而是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试论刘绍棠近年来作品的美学追求
作者:丁帆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艺术作品  美学追求  生活情趣  乡土文学  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  作者  田园牧歌  创作个性 
描述:黄泥巴”的少年,带着新中国翻身农民的喜悦和欢乐激情,一头闯开了文学的大门,为新中国文坛带来了乡野的晨露,吹进了新鲜的空气。象“青枝绿
无声的呐喊——蒋兆和与他的《流民图》
作者:刘小清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伦勃朗  知识分子  苏联美术  历史画卷  王安石变法  画家  真实性  观众  日本军国主义 
描述:无声的呐喊——蒋兆和与他的《流民图》
中国美学范畴史述略(4)
作者:李欣复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美学范畴  美学思想  学术文化思想  由盛转衰  个性主义  汤显祖  中国封建社会  独抒性灵  现实主义  王国维 
描述: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但是,封建制的衰落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当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萌芽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学术文化思想上相应地发展出了反映市民生活和愿望的个性主义、自由思想,反映旧制度旧传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