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7)
报纸
(3)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
2011
(3)
2010
(1)
2009
(1)
2007
(1)
2006
(1)
1998
(1)
1997
(3)
1994
(1)
1989
(1)
按来源分组
财会通讯:综合版
(1)
中学生百科
(1)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
求是学刊
(1)
南京日报
(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华夏文化
(1)
历史学习
(1)
同舟共进
(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分裂割据
向太后
商周时期
北魏王朝
司寇
地主阶级
失败者
会计发展史
政治
商鞅变法
历代皇帝
历史时期
禅宗
地理志
孝文帝
常乐
大明一统志
甲天下
和籴制度
北魏
土地所有制
太监
发现
变法改革
王朝兴衰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北魏王朝】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宦官忠良者辨
作者:
白晓娟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汉文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武帝
春秋战国时代
《宋书·百官志》
太监
《周礼》
《明史》
东郭先生
生殖能力
重耳
北魏
描述:
宦官忠良者辨
■丘俭应是三国魏人
作者:
王仿生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句丽
三国志
北魏
文物
山城
小板
注释
石碑
发现
年代
描述:
《文物》1982年第6期《高句丽丸都山城》一文中,有"在小板岔岭发现了
北魏
毋丘俭刻石碑残段"的注释,此说年代不确。按毋丘俭三国魏闻喜人,字仲恭。《三国志·魏志》卷
郦道元和《水经注》
作者:
苏嘉
来源:
出版史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郦道元
水经注
河道
山海经
地理志
河流
北魏
河北
涿州
周礼
描述:
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是我国
北魏
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读了许多古代的地理书籍,如《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
北魏
孝文帝巧用《革》卦促进迁都:《资治通鉴》所涉《易》文辑
作者:
铮甫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北魏
孝文帝
《革》
《易》
阴阳观
《通鉴》
《周易》
变法改革
封建社会
平城
描述:
中时迁都洛阳记叙尤详.本文拟对孝文帝利用《周易》革卦排除迁都阻力一事略陈管见。谋略与威权并用实现迁都大计《通鉴》在记叙了孝文帝拓跋宏在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等改革措施后,即行谋划将部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但是,考虑到反对迁都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强大,不便公开提出,“乃议大幸伐齐,故以胁众。”于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五月的一天召见群臣.“使大常卿王湛筮之,遇《革》。”孝文帝高兴地说:“‘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吉孰大焉!”①朝臣部不敢说话,只有任城王拓跋澄仗着是皇帝的叔父,位尊权重,敢于廷争面折,因而提出反驳c退朝后,孝文帝单独召见了拓跋澄,首先解释了在朝堂上厉声作色的缘故:“明堂之事,恐入人竟言,记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让拓跋浪消了气,接着就开诚布公地说出了迁都的想法:“今日之...
兴衰聚焦 鉴古戒今——《中国古代
王朝
兴衰史论》评介
作者:
亦史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朝
兴衰
中国古代
史论
治乱兴衰
王安石变法
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
《资治通鉴》
康乾盛世
历史研究
描述:
兴衰聚焦 鉴古戒今——《中国古代
王朝
兴衰史论》评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