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析李觏的伦理思想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伦理  伦理  利益  利益 
描述: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关系中产生的,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11世纪中叶的思想家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并力倡功利主义,强调礼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其思想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
朱陆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朱陆之辩  道德  伦理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 >> 详细
政治经济学的本意应是经济政治学
作者:胡培兆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经济政治学  本意  经济史  学说 
描述:政治经济学的本意应是经济政治学
王安石的性命学说
作者:杨柱才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性命  性情一体  未发已发  性命  正性  正命 
描述:走向有其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陆九渊的“格致”学说
作者:张立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格物致知”  “物”  语录  朱熹  “本心”  哲学思辨  穷理  思辨结构 
描述:辨结构,是毋需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去体认“本心”的,而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自己体认“吾心”。然而,当陆九渊在构筑其思辨结构时,“本心”不得不设置一个自己的对立面,这便是“物”。因此,如何使“物”与“心”消除对立,达到统一,便提出了“格物致知”的问题。所以,“格物致知”在陆九渊的哲学思辨结构中,并不是多余和累赘,而是其构筑体系的需要。
李梴灸学说的特点
作者:闫记灵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梴灸学说的特点
王安石历史学说研究
作者:秦文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学说  历史发展学说  历史编撰理论 
描述:王安石在人与人性方面的论述卓绝前人,与近代价值观相合。
揭暄的潮汐学说
作者:石云里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潮汐学说 
描述:内容提要明清之际,揭暄结合西方的地圆说与中国传统的潮汐理论,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潮汐学说,认为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潮汐将形成一个椭球,并随月球的周日运动绕地运行.这一学说可能并非来自西方,而是揭暄本人
古建筑与阴阳五行及堪舆学说
作者:陈星  来源:长江文化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堪舆学  古建筑  阴阳五行学说  长江文化  风水学说  中轴线  秦始皇  史记  城市设计  周礼 
描述:中国的古建筑,源远流长。从河姆渡木榫结构房屋开始,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气呵成,血脉相承。中国的古建筑,历来以木骨架结构为主,又兼地处东亚大陆,气候复杂,不得不与飓风、沙暴、洪水、寒流作斗争,其中火患又是建筑毁灭的重大因素。古代
记李覯的学说
作者:胡适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2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记李覯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