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冲突频发戳痛“城管体制”-专家指出,管理于服务以及“公众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冲突频发戳痛“城管体制”-专家指出,管理于服务以及“公众
形象理,议论逼人:《吊孟尝君文》与《读孟尝君传》比析
作者:郭象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天下才子必读书》  文心雕龙  《岁寒堂诗话》  理论与实际  吕惠卿  刘熙载  司马光  战国七雄 
描述: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从入世到退隐 悲壮于闲淡──论王安石退隐前后的心境与诗境
作者:文师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入世  有我之境  退隐  无我之境 
描述:存魏网”的矛盾心境,使他退隐后的诗在意境上表现出“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的特点,堪称“无我之境”。
论明传奇《绣襦记》“情于理”的特色及其生成原因
作者:张英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绣襦记》  徐霖  情于理  生成原因 
描述:明代徐霖的传奇《绣襦记》是李娃故事流传改编过程中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上更为生动完备,在艺术特色上体现出情于理的特点。《绣襦记》情于理特色的形成,和明初浓厚的伦理教化思潮有密切联系。
状瞬息变幻动景 政治人生哲理: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哲理  醉书  天地自然  王安石  政治意蕴  瞬息  宋神宗  山水景物  日常生活 
描述:气象万千、时空无限的天地自然,时常呈现稍纵即逝的动景,或演出美妙迷人的活剧。惟有才情敏捷运笔如风的诗人和画家,才能迅速捕捉和生动表现这种刹那变幻的物象景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就是这样的杰作。
宋书乐校注
作者:苏晋仁 萧炼子校注  来源:齐鲁书社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两宋时代 
描述:宋书乐校注
白族音乐
作者:伍国栋  来源: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白族  音乐史  中国  音乐史  白族  中国 
描述:白族音乐
《宋史·乐》研究
作者:李方元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宋代  宋史·乐  研究 
描述:《宋史·乐》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
作者: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  来源:新世界出版社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器乐  音乐史  中国  民族器乐  少数民族  音乐史  中国  音乐史  少数民族  民族器乐  中国 
描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
黄鹤楼小
作者:李西亭  来源:崇文书局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黄鹤楼  简介 
描述:黄鹤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