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座鸟架鼓辨正
-
作者:武家璧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于《考工记》 楚墓 曾侯乙墓 图腾 文化现象 出土文物 乐器 中国古代 《周礼正义》 《说文》
-
描述:虎座鸟架鼓辨正
-
阳燧
-
作者:罗西章 来源:寻根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燧 陶范铸造 《论衡》 西周社会 《周礼 人类文明 西周中期 技术处理 出土文物 薪火相传
-
描述:阳燧罗西章阳燧,作为人类社会早期的取火用具,最早出现左何时?它的面貌到底如何?史料虽然有所记载,但一直没有实物佐证。陕西周原阳燧实物的出土,解开了人们的疑团。1995年4月14日,陕西周原博物馆对已遭盗掘的扶风黄堆60号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的东北角...
-
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
作者:熊四智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特色 酒文化 川酒 蜀酒 出土文物 《周礼》 文献资料 四川 清酒 三星堆文化
-
描述: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
曾侯乙墓青铜礼器研究(上)
-
作者:黄敬刚 郝勤建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侯乙墓 青铜礼器 青铜器 身份地位 出土文物 礼制文化 用鼎制 九鼎 战国时期 周礼
-
描述: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数量众多,青铜重器除编钟之外,礼器精品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体现出其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极高水平,再现了曾国的悠久历史和厚重
-
难忘萧军一面缘
-
作者:徐廷华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萧军 鲁迅 从维熙 南京市 三十年代 刘绍棠 出土文物 萧红 辅导老师 学员
-
描述:担任文讲所的辅导老师,市作协秘书长林震公打电话告知我,作家萧军南下广州途经南京,文讲所想请萧老与学员见见面,叫我协助通知一下学员。 萧军是我心仪的一位作家,常将他和已故的萧红联系在一起。“文革”前我曾读过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两部长篇小说,都是鲁迅先生作的序。1935年被鲁迅先生收入“奴隶丛书”出版。不过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再版本。印象中,新中国成立后,萧军一直在受批判,乃至以后被逐出文艺界,销声匿迹,直到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有关萧军的消息才渐渐多起来。 挂上电话,我立即按秘书长的要求联系了一些学员。见面会是在鼓楼医院对面的南京第二卫生学校二楼的一间会议室举行的。二卫校当时在双龙巷,那时市文联刚从鼓楼检阅台搬至卫校(不久又迁至高楼门)。
-
对外经济贸易应是新技术革命的“开路先锋”
-
作者:汪尧田 来源:国际商务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对外经济贸易 科技革命 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贸易 科学技术 贸易渠道 国际交流 传播知识 探讨
-
描述: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新形势下,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技术革命将会对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贸易带来哪些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等问题,都应进行探讨。为此,本刊编辑部和院学生会
-
旅行者——黄鹤
-
作者:孔千 来源: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行者 黄鹤 心路历程 彬彬有礼 眼睛 导师 直观 妨碍 探讨 地方
-
描述:直到今日,我对黄鹤的心路历程仍有不甚了解的地方,有时,彼此显出的彬彬有礼,多少还是妨碍了对画、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身为导师似乎不太应该。但现在,在这些画面前,我反而可以和诸位一样,不会先入为主地去看
-
本期编后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本期 跨文化 文章 曹禺戏剧 曹禺研究 栏目 探讨 诞辰 中国现代
-
描述:祖诞辰460周年,本期再次推出一组相关文章,其中周育德先生探讨了汤显祖岭南贬谪之旅所获的人生体验对他戏曲创作的影响;叶长海先生的文章认为,“临川四梦”尤其是后三梦深刻表现了汤显祖对人生世事的看法与态度,以及他的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王云先生的文章研究了皮格马利翁祈求在《牡丹亭》和其他中国古代故事性艺术作
-
又一公安部A级逃犯落网 连云港警方将拐卖儿童在逃的王英抓获
-
作者:暂无 来源:半岛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5月10日从公安部获悉,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机关5月9日抓获4月29日公安部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的在逃人员王英(女,汉族,54岁,1954年出生,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兴庄岭村人)。
根据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自2005年8月以来,王英伙同他人先后拐卖多名儿童。案发后,王英畏罪潜逃,2006年
-
玉屏风散应用的探讨
-
作者:山西省侯马中药厂科研组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屏风散 支气管炎 效方 牡蛎 卫气不固 危亦林 自汗 固表止汗 五味子 防治
-
描述: 玉屏风散出自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既可用于卫气不固的自汗,亦可用于实表而御风寒。一、防治气虚表疎,易感风邪卫气不固,自汗恶风,可单独使用本方;表虚自汗不止,可加牡蛎、浮小麦、五味子,以增强固表止汗的作用;表虚感受风邪,恶风汗出,脉缓者,可加桂枝以解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