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应麟与辨伪学
-
作者:李英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辨伪 文献学
-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他于文献学方面用力颇深,创见迭出。《四部正譌》一书分析了古书致伪的原因,伪书种类,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辨伪方法,为辨伪学及学术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乐史的文献学贡献
-
作者:张保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乐史 乐史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 文献 文献 版本 版本
-
描述:的编撰上,就方法和体例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对文献的编撰,尤其是地理总志的编撰之发展完善,影响较大。也正因为此,乐史在文献学史上拥有较高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整理,乐史的相当一部分著述都残缺
-
复方黄松洗液联合达克宁散治疗老年患者湮尻疮的效果观察
-
作者:李慧 来源: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方黄松洗液 复方黄松洗液 达克宁散 达克宁散 湮尻疮 湮尻疮 中医 中医 护理 护理
-
描述:(占91.6%),观察组24例患者16例治愈(占66.7%)。2组疗效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
-
沈凤阁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
作者:许冠恒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凤阁 中医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研究
-
描述:料。通过研究,认为沈教授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①认为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发展。沈教授指出《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具体影响有:六经的继承发展观是温病学中特有辨证方法的立论基础;辨证求因观促进了温病病因的不断演化发展;诊断观对温病诊法学发展起了积极影响;“随证治之”观启示了温病治疗学。②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功用丰富,具有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虚、平冲降逆和通瘀活血等功效;随着用量及配伍药物的不同,体现的功用更多。③揭示了《伤寒论》中水气病辨证施治的规律,分为五种类型:表寒里饮,治宜解表化饮;水结胸胁,治宜逐水;水阻中焦,治宜温运;下焦阳气不化,治宜化气行水;水热郁阻,治宜清热利水。④在传统六淫病因学说基础上,指出温邪受地域影响易夹湿为患;认为应该将传统的六淫病因学说加以改革和发展,把六淫病因学说、戾气学说与现代病原体理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正确地认识各种温病的发病原因,又能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⑤外感热病治疗中需坚持六大治则:未病先防,已病截断;强调祛邪,注重扶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协调气机升降平衡;时时顾护阴液。⑥认为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主张取三者之所长,融合为一,提出以脏腑为纲、以气血为辨、以八纲为用的外感热病辨证理论体系统一的新设想。通过病例分析和沈教授亲传身授,总结了沈教授在小儿感冒、支气管哮喘、萎缩性胃炎、白塞病、湿热痹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六种中(西)医疾病诊疗经验;总结了沈教授常用方止嗽散及藿朴夏苓汤的应用经验;总结了沈教授治疗温病神昏及膏滋方的特色经验。
-
浅谈古代医生的素养
-
作者:陈水平 薛远耀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医生 临床经验 中医 《周礼》
-
描述:认证,侧重于对医生知
-
清代虚劳专家吴澄舆《不居集》
-
作者:岳旭东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澄舆 《不居集》 虚劳病 中医
-
描述:清代虚劳专家吴澄舆《不居集》
-
王安石集的古本与新版
-
作者:杨天保 徐规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总集 版本 古籍整理 文献学
-
描述:王安石的诗文集,自宋代出现“临川本”、“龙舒本”和“杭本”三大刻印系统以来,历代时有整理。但是,发展到今天,供学术研究的多种版本,在收录数量、记载格式以及编次分类等方面,还多有缺漏。所以,整理出新的工作仍待深入。
-
试论王应麟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成就
-
作者:钱志熙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尊德性 道问学 心学 文献学
-
描述:写作上的独特贡献对于清代考据与辞章的合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全面探讨.
-
黄永年文献学思想研究
-
作者:赵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永年 版本 目录 古籍整理
-
描述:献学思想不够系统的研究,拓展了对黄永年研究的空间。 本文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黄永年的生平和著述情况,并总结了学界关于黄永年文献学思想研究的现状。在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版本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黄永年对古籍
-
古代题跋的文献学价值初探
-
作者:李红 来源:山东图书馆季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尔雅 王应麟 古籍 乾嘉时期 题跋 商务印书馆 异同 文献学价值 典籍 钞本
-
描述:古代文章分体,有序跋类。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将文章分为十三类,序跋为其一。宋代王应麟《辞学指南》说:“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曰:“《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