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41)
报纸
(31)
学位论文
(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8)
宗教集要
(3)
地方文献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6)
2012
(15)
2010
(16)
2007
(14)
2005
(8)
2002
(9)
2000
(7)
1999
(3)
1997
(2)
1982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5)
抚州师专学报
(8)
中国哲学史
(5)
中国科学教育
(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韶关大学学报
(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礼
超越
《诗》
中国古代思想史
乐
礼顺人情
名句
伦理
中国
大同理想
信仰危机
厚重
一致于法
利益
哲学研究
孔子
僭越
段玉裁
《礼论》
道家
西周
叶时
孔子礼学
土地兼并
孔老夫子
孔子私学
天官
司马光
首页
>
根据【检索词:一本于礼】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
条
领导干部应是
一本
厚重的书
作者:
李小三
来源:
党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厚重
党的事业
党的形象
示范作用
人民群众
社会风气
领导者
描述: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领导干部对于一个地方、部门、单位的发展承担着重大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导干部的言行不仅关系党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而且会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示范作用,进而影响社会风气。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
朱人求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礼
礼
文
文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
礼
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
礼
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李觏的礼法观
作者:
朱人求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法
法
一本
于
礼
一本
于
礼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描述:
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
一本
于
礼
"、"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试析李觏的伦理思想
作者:
赖井洋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伦理
伦理
利益
利益
描述: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关系中产生的,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11世纪中叶的思想家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并力倡功利主义,强调
礼
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绪
作者:
朱人求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观
李觏
礼
平民情绪
儒学
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
礼
论为核心,以平民价值为取向,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
礼
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家思想
一本
残书刘绍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丽水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0岁以前,除了上学时读的几本课文和偶尔翻过几册连环画之外,我从未真正读过一本书,整天与一帮“哥们”混在一起喝酒、赌博、打架,做下了不少坏事。父亲看着我的那副样子,既担忧又恼怒,常常劝我说:“别出去混了,坐在家里读几本书不是很好吗?还能学到一些知识呢。”我说:“爸,你就饶了我吧。我一看书
平湖社区三才女敲开“
一本
”大门
作者:
易芬
郭斌
陈俊超
来源:
深圳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考入中山大学的刘灵珠。 考入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倩婷。 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的刘韵彤。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易芬 见习记者 郭斌 通讯员 陈俊超) “再过十几天,我们就上大学啦!”谈起即将跨入的大学校门,来自平湖社区的3位女孩纷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今年高考,平湖学子们喜讯连连,平湖社区捷报不断,不仅
领导干部应是
一本
厚重的书(观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领导干部应是
一本
厚重的书(观点)
家长应是
一本
“爱的无字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张家港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家长应是
一本
“爱的无字书”
推荐
一本
形式逻辑读物——《逻辑通俗读本》
作者:
張兆梅
来源:
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6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式逻辑
中国科学院
逻辑组
哲学研究
沈有鼎
周礼全
中国青年
读本
工作者
表达
描述:
序渐进和具有充足理由而写的。这个读本的写作开始于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