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疕”
-
作者:尹欣 刘士敬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出土文献 分而治之 甲骨文字 疾病 周礼 会意字 郑玄注 疮疡 专名
-
描述:《说文解字》:疕,头疡也。《周礼·天官·医师》: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郑玄注曰: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九》云:疕为头疮专名,他疡不得称疕。今考多种出土文献,殊觉以上定论有待重新订正。疕甲骨文字中既已有之,它是表示疾病的一个会意字,金文也有所
-
中国音乐史基础知识150问
-
作者:刘再生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音乐史 中国 中国 问答 问答
-
描述:中国音乐史基础知识150问
-
“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
-
作者:曹建明 来源:济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汉语 词汇
-
描述:“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
-
酒香飘飘,问君何异?
-
作者:迪文 Gettyimages 来源:中外食品(酒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葡萄酒 酒香 香气 葡萄品种 香味 解释 芳香 表达方式 品酒 陈酿
-
描述:刚学品酒时,常常被英文里两个常用到品酒词Aroma和Bouquet搞得备感困惑,问了几个有关人士,得到不同的答案。有的坦率干脆,直言说"你就用Aroma吧,现在都不用Bouquet一词了":有的认真耐心,但解释了半天我也还是稀里糊涂,搞得情绪低落、质疑自己的英文水平。
-
解读杨问奇的“方志论”
-
作者:杨彦明 来源:中州今古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内黄县 《周礼》 《春秋》 《山海经》 历史人物 《越绝书》 《十六国春秋》 《清史稿》 精神文明建设
-
描述:解读杨问奇的“方志论”
-
应是公民向官员问责
-
作者:徐贲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民 高级官员 传统吏治 腐败 民主机制 政治化 地方政府 病毒 道德 事件
-
描述:在吏治模式中,官员是政权的招牌和个人化的面孔。官吏的强干、清廉或无能、贪腐,代表着政府的得与失。在这种机制下,吏治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它自己的腐败,一旦腐败的病毒在官僚机制中蔓延,就很难在体制内部得到诊治。
-
引领学生渐入“问”境
-
作者:张静波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 教师 提出问题 敏捷性 南宋理学 陆九渊
-
描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南宋另一学者陆九渊则认为为学患无
-
“问题部委”的问责应是国务院
-
作者:蔡定剑 来源:观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问题部委”的问责应是国务院
-
中国古代音乐史(续)
-
作者:陈四海 来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古代音乐史(续)
-
古代的筝(续)
-
作者:金建民 来源:乐器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王廷陈 晏几道 玫瑰 欧阳修 白居易 义甲 秦筝 唐朝 旧唐书
-
描述:三、柱唐朝诗人朱湾在《筝柱子》一诗中写道: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且喜听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这里所咏的筝柱是木质的.木柱多用花梨或紫檀制成,美其名曰玫瑰柱: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宝柱秋雁行.(刘禹锡《伤秦姝行》)雁促玫瑰柱,莺喧锦绣筵.(王廷陈《闻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