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55)
报纸(1975)
学位论文(118)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5)
历史名人 (834)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21)
2012(571)
2011(438)
2009(425)
2008(479)
2006(171)
2005(142)
1984(22)
1981(28)
1957(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2)
戏曲研究(57)
文史知识(10)
中国音乐(3)
燕赵老年报(2)
人才资源开发(2)
百科知识(2)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1)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1)
通俗文学选刊(1)
中秋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古代历法  魏晋  周礼  秋季  农历  最早  第二  月亮  传统节日 
描述: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
“出人头地”的由来
作者:安广禄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考生  科举考试  男女恋情  宋仁宗  曾巩  状元  文章  试卷  苏轼 
描述:些相似。如果这份试卷的主人真是曾巩。作为主考官,把自己的门生定为头名状元,难免让人在背后说三道四。所以欧阳修思之再三,最终将这名考生定为第二名——榜眼。
“沐浴”的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沐浴  《周礼》  春秋时期  甲骨文  洗澡  洗脸 
描述:我国沐浴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沐”指洗脸,“浴”指擦洗全身。《周礼》中也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到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开始使用专门的设备来洗澡了。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曾著有《沐浴经》三卷,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研究洗澡的专著。
万物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军队编制  古代军队  西周时代  口令  戚继光  周礼  参军  排列  士兵 
描述:观念"入伍"一词的由来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队编制有关。根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就是按伍、两、卒、旅、师
中秋节的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礼制  祭月  贵族  习俗 
描述: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
关于春联的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对联  桃符  联作  发展  书写  悬挂  民间  除夕  王安石 
描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语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
别号的由来
作者:赵海英 于晓辉 赵红星  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海》  先秦时期  《周礼》 
描述:《辞海》:“别号,指人的名字以外的称谓。”取号之风干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可谓源远流长。古代直至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尤其是文人,取号蔚然成风。究其原因,是为了在名字之外有个美称,《周礼》载:“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因为名与字都是由父母或尊长取的。往往受长辈的理念
“传奇”的由来
作者:贾增妍  来源:出版视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少室山房笔丛》  唐代小说  文言短篇小说  明清戏曲  《传奇》  文学史  胡应麟 
描述:文学史上的“传奇”有两种说法,~指唐宋小说,一指明清戏曲。 唐代小说称为“传奇”,始自晚唐裴蜘的《传奇》一书。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传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所以后人把唐代产生的文言短篇小说称作“传奇”。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作者:刘淑丽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描述: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女性意识
作者:顾慧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剧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从人性的高度探寻女性的生存处境,又从女性的角度呼唤人性的解放。《牡丹亭》是其“至情”思想最光辉的结晶。本文试图探究其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对汤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