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48)
报纸(907)
图书(124)
学位论文(105)
会议论文(5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29)
地方文献 (391)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21)
宗教集要 (19)
才乡教育 (16)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11)
按年份分组
2014(392)
2012(337)
2010(334)
2008(268)
2000(124)
1995(98)
1985(49)
1983(50)
1962(6)
196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4)
江西社会科学(28)
文学遗产(22)
艺海(12)
江海学刊(4)
北方文学(下半月)(3)
天府新论(2)
新建设(2)
明道通识论丛(1)
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1)
临川四梦的剧诗系统
作者:沈鸿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剧诗  《牡丹亭》  写作年代  《邯郸  汤显祖    系统工程  万历十九年  戏剧家 
描述:品从思想内容到艺
沈璟的曲学成就-江苏古代戏曲家研究之四
作者:俞为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吏部  沈璟  世族  嘉靖  万历  官职  江苏吴江  戏曲理论  汤显祖 
描述:一、生平和著述 沈璟,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词隐生。由于他做过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等官职,故时人又称他为沈吏部、沈光禄。江苏吴江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卒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沈璟出身于一个“代有显宦”的世族大家,他父亲沈侃
关于建立“昆剧学”的断想
作者:王永健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学  戏剧艺术  江苏省  学术界  昆山腔  汤显祖  文化艺术  昆剧研究  明清传奇  传统文化 
描述:”的研究课题,业经获准,正式列入江苏省“七五”科研规划。为了使“昆剧学”研究计划更臻完善,本刊选发了苏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永健同志的这篇文章。我们认为作者提出把昆剧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对它进行系统的、深层的研究的意见,是很有见地的。编者希望有关专家学者就“昆剧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对象、方法等问题,贡献意见,我们将非常乐意刊发这方面的文章。
吴炳的戏曲创作-江苏古代戏曲家研究
作者:乔石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汤显祖  明清传奇  明代中叶  临川派  剧作家  古代戏曲  孟称舜  苏州派  发展史 
描述:要成员。但由于以往在对明清传奇的研究中,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明代中叶和清代初年这两
惩恶扬善,尚朴求真:略论明代无名氏传奇的审美特征
作者:金宁芬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名氏  传奇作品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惩恶扬善  戏剧  作家  剧目  阶层  姓名 
描述:无名氏作者,由今存作品(存全本者约四十,存散出、佚曲者约八十)及有关记载
钱谦益文学思想初探
作者:邬国平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谦益  文学思想  文学批评  诗文创作  唐宋派  汤显祖  明清之际  归有光  王世贞  诗歌 
描述: 钱谦益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入阁执政,其次是修一代之史,二者都未能如愿以偿,然而他却在诗文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成为明清之际对文坛产生较大影响的批评家之一。本文拟对他文学思想作初步探讨。
同中见异,异中有同-试比较朱丽叶与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余三定  来源:岳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异中有同  同中见异  女主人公  莎士比亚  古典戏剧  汤显祖  爱情  形象 
描述:、幸福的天伦,人们寻找、追求“情”就是为了寻找、追求美好和幸福,然而,为情而死,不是走到了美好和幸福的反面吗?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去追寻,她们宁
论晚明“性灵”文学思潮
作者:刘健芬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思潮  通俗文学  晚明  汤显祖  冯梦龙  思想解放  文学思想  个性解放  资本主义  公安派 
描述: 一种文学思潮的兴起决非偶然,它总是与其时代的经济、政治和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古今中外皆然的客观规律。与晚明“性灵”文学思潮几乎同时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虽然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但它们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一次伟大的进步性的变革。
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作者:阿甲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描述:的想象、文字的想象体会出人物来,象张飞、李逵……直接是看不到人的。我们戏曲虽然舞台上可以观到人,但观众也要通过唱词去体会人物,因此这个词要浅,词浅才能使人理解,感性的东西才能强。李渔批评汤显祖的《牡丹亭
编织人生的梦
作者:陈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生涯  娘子军  汤显祖  演员  观众  戏剧  人物性格  电影制片厂  导演  舞台 
描述:,是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刘赵黔与那个时代同步,她与琼花对上了号,不需“表演”,叫人一看刘赵黔就是琼花,然而二十多年以后,刘赵黔不等于流浪女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