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49)
报纸(508)
图书(81)
学位论文(80)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33)
地方文献 (108)
文化溯源 (14)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07(167)
2006(162)
2004(98)
1996(68)
1993(42)
1987(58)
1985(40)
1984(44)
1983(41)
1982(52)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79)
戏剧艺术(57)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9)
人民日报(19)
江汉论坛(6)
中州学刊(6)
岭南文史(2)
人文杂志(2)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谁走进了澳门
作者:熊育群  来源:散文(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  葡萄牙人  汤显祖  中国  郑观应  城市  天才诗人  牡丹亭  爱情故事  殖民地 
描述:一也许是内心深处的偏见吧,一个殖民地的商贸之都,怎么会与沉迷风花雪月的诗人结缘呢?我寻找那些曾经到过澳门的人,竟发现许多诗人踏上了这座半岛城市。岁月深处,他们幽暗
牡丹亭:“非正常死亡”
作者:钟鸣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柳梦梅形象  故事  艺术形象  内心世界  舞台  寻梦  想象 
描述:有明一代,传奇为盛。所谓无奇不传,这是对题材的重视。《还魂记》单看名字就让人觉得玄妙异常,但这是故事本身带来的;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能够家弦户诵,恐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全本  中国古典戏剧  《牡丹亭》  文艺研究  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  汤显祖 
描述:解玉峰在《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发表同题文章,以汤显祖《牡丹亭》为中心考察了中国民族戏剧演进的特有规律。文章认为,中国古典戏剧最初皆为全本戏,而最终形态则皆为折子戏。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乃是中国戏剧
戏曲行业“九皇神”信仰考
作者:陈志勇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仰体系  行业特点  戏曲  历史人物  戏神  唐明皇  汤显祖  民间 
描述:出于不同的目的,民间演剧行业形成了庞大的戏神信仰体系。有借用与戏曲关系密切的历史人物立为祖师信仰的,如优孟、后庄公、唐明皇、田元帅、焦德、汤显祖等等;也有借用宗教神佛的,如三元祖
田汉的南行诗
作者:李遇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汉  汤显祖  广州会议  座谈会  民族英雄  海瑞  六十年代  文艺工作  艺术工作  七律 
描述:1961年田汉参加了中宣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讨论《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即《文艺十条》)并作发言。1962年田汉又参加了文化部、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并作发言。新侨会议和广州会
档案收集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收集  青春版《牡丹亭》  捐赠仪式  《圆梦》  纪念馆  汤显祖  DVD  温家宝 
描述:2008年12月28日,苏州昆剐院向汤显祖纪念馆举行相关资料捐赠仪式,赠送的资料包括青春版《牡丹亭》DVD、书籍《圆梦》、温家宝渤望的“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题词复制件等。
爱非虚幻
作者:露露  来源:厦门航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幻  王小波  恋爱  沈从文  张兆和  银河  柏拉图  汤显祖  潜规则  杜丽娘 
描述:恋爱关系的理解和理想。
大家的“小人之心”
作者:杨克  来源: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非子  河南人  文学家  古代  家乡  编故事  大师  汤显祖  考试制度 
描述:前不久,有幸至金溪讲学。抵达后,方得知这就是古代神童方仲永的家乡。其后,才明白辖管金溪县的抚州市就是王安石、汤显祖的故里,只不过如今两位大师的老家临川县变成市里的一个区了。过此,免不了要对北宋大
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娄江  故事  超越  读者  属于  张大复  汤显祖  戏剧 
描述:"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唱词。然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似乎并非仅仅属于《牡丹亭》。它的一位读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
风起涟漪
作者:孟欣亮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涟漪  汤显祖  微风  总能  荡动  雅韵  范仲淹  桂树  余音  港湾 
描述:的港湾——心湖。那古典的亭台楼阁,应该是诗人的心湖。而诗人更倾向楼,说"亭"虽有汤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