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人已乘黄鹤去”
-
作者:石仲泉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龚育之 称呼 政界
-
描述:瞩目之星,只是一位学者,却有这么多人来送他最后一程。
-
书法篆刻作品选
-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篆刻 作品选 杨杰 黄鹤
-
描述:书法篆刻作品选
-
中南民族大学:我心中温柔的灯
-
作者:吴霞 来源: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南民族大学 温柔 2008年 黄鹤
-
描述:的荷花清风,南湖大道的丹桂飘香,极目远眺的白云黄鹤…我陶醉在这优美的风景之中。
-
首乘高铁自武汉归岳阳
-
作者:溪翁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阳 武汉 铁 黄鹤
-
描述:不乘黄鹤乘高铁,新楚风光一路观。 锦绣城乡窗外掠,激情旅伴座中欢。
-
忆昔
-
作者:陈春燕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自在 黄鹤 守护
-
描述:灵巧的工匠建造了我。然……一只黄鹤却造就了我的永存。它,原本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黄鹤了。它自由自在地在蓝天翱翔。而我,也只不过是座暗淡无光的楼宇罢了,只能静静地在地面守护着。我们的世界不曾交错,而我
-
渔家傲·京广高铁建成赞
-
作者:金庆祜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 渔 黄鹤
-
描述:京广由来风景丽,岳阳黄鹤双楼记。经济腾飞奇迹绘,征程里,迢迢高铁眉梢喜。论速每时三百里,春风兴市无穷计。日照龙鳞金满地,华夏纪,乾坤朗朗多祥祉。
-
“政治”浅释
-
作者:李安全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现代汉语 教学参考书 上轨道 周礼 注释 遂人 词语 安定 课本
-
描述:《论积贮疏》一文中有“政治未毕通也”一句,课本注释为:“意思是,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教学参考书》译为:“政治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这两种说法都把“政治”当作和现代汉语中的“政治”差不多的一个词语
-
孟称舜轶文一则
-
作者:胡绪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明末清初 研究者 生平事迹 周亮工 戏曲家 人言 子曰 注释 散佚
-
描述:云:“韩子曰:‘道高而谤至。’今子谤言日闻,意子道高所至欤!”呜呼!足下之言,其谀我耶?抑讥我耶?不佞无退之之才,而同其阨,命坐磨蝎,动与谤俱。退之云:“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斯言若不以得谤为恨,而以得谤为喜。夫人之谤我者,将以毁我之名也;谤至而名随,则其谤我也,不滋以益我乎?顾舜但有其谤耳,
-
“漫灭”不“可识”吗?
-
作者:西塞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王安石 文字 名称 花山 读作 模糊 注释 三期 褒禅山
-
描述: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三期《既已“漫灭”何又“可识”?》一文,谓统编语文教材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的注释错了,认为句中的“为”应读作“谓”,“为文”就是“谓文
-
王安石教育思想资料选注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科举考试制度 反变法 儒家教育 注释 大地主阶级 改良主义 临川 实用人才 历史进步性
-
描述:才,对儒家的教育和旧的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废除了明经科,并用自己的观点解释诗、书、周礼,撰成《三经新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他倡导“学以致用”的新学风,主张向有实际经验的人学习,还创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