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的普世价值
-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日本歌舞伎 昆曲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 舞台演出 演员 离魂
-
描述:一中国传统戏曲的作者一般都是文人,拍曲填词,以锦绣文章编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可是表演的人,往往不是来自社会上层,而是出身低贱的职业演员,经常在上层精英社会的娱乐场合演出。明清以来,家乐的传
-
论梅鼎祚的戏剧批评
-
作者:陈晨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批评 梅鼎祚 戏剧作家 《玉合记》 中晚明 汤显祖 创造力 批评家
-
描述:入探讨,笔者不揣谫陋,立此为论。
-
悠远昆曲扬绿谷
-
作者:刘智宁 毛倩倩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十番 汤显祖 昆曲 演奏风格 器乐演奏 民间艺术 曲牌 坑口 新中国
-
描述:求解:曲从天上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走进遂昌县石练镇石坑口村的村头,你会听到一阵阵忽高忽低的歌声,并伴随着器乐演奏的声音,其高亢清丽的曲调,和着略带嘶哑的嗓音。这种古朴、原始的音质沁入心脾,使
-
《牡丹亭》曲意诸家说
-
作者:沈达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形象 思想内涵 《邯郸》 戏剧家 汤显祖 潘之恒 杜丽娘
-
描述:什么是曲意?我以为是指一出戏通过它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尤其是主要艺术形象所表达的或深或浅的思想内涵。关于《牡丹亭》的曲意,汤显祖本人已有提示,作者在《牡丹亭·题词》中就说过:
-
“袅晴丝”说
-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汤显祖 雅俗共赏 80年代 有文化 杜丽娘 庭院
-
描述:如果想进入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惊梦》,那么袅晴丝是无法回避的。汤显祖的戏雅俗共赏,像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样的曲文,凡略有文化者大多能解说
-
三更有梦书当枕
-
作者:彭拥华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汤显祖 女子 学生时代 牡丹亭 女作家 衰老 写作 青葱 皮肤
-
描述: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如梦懵懂的学生时代,青葱美丽的少女年月。依然觉得自己面容年轻,皮肤光洁,但不知不觉中却已为人妻为人母,我已是一个8周岁男童的妈妈。酷爱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则为你
-
郭老对戏曲艺术和艺术家满怀深情
-
作者:安葵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理论 艺术家 汉城 汤显祖 研讨会 戏曲界 作品 老师 演员
-
描述:评论。郭老是戏剧人的楷模,是戏曲界的骄傲。研讨会由本刊和中国五老公益工程组委会承办。会议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和本刊副主编赓续华主持。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
关于《牡丹亭·蝶恋花》的一些闲事
-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柳梦梅 断句 红楼梦 自述 作者 白先勇 西厢记
-
描述:;作者自述"时的情景,就是那种"吾诗已成",虽神鬼亦"不能把
-
屯溪老街,徽州味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屯溪老街 徽州 味道 地理概念 汤显祖 古村落 民俗 绩溪
-
描述:让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地方,正是徽州。徽州,中华大地一个名扬中外的文化地理概念,一个独立、卓然的民俗单元。它包括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现已划归江西的婺源。这里不仅有巍峨俊秀
-
明代戏曲版画图录:玉簪记
-
作者:万方 来源:书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戏曲 玉簪 藏书家 高濂 汤显祖 生卒年 鸿胪寺 喜剧 作家 南道
-
描述:《玉簪记》为明代戏曲作家、著名藏书家高濂所撰,被誉为传统十大喜剧之一。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与汤显祖、沈璟同时,曾任鸿胪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