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竞天择不应是破坏自然的借口——访金克木先生
-
作者:潘燕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克木 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化论 伦理学 人与人关系 环境报 四川洪水 严复 影响生态环境 环境问题
-
描述:读金克木先生的文章,很难相信闪烁其中的机智、敏锐和灵动竟出自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之手,以至我初见满头银发的金先生时竟有些愕然。 这位已从北京大学教授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很爽快。说明来意后,金先生说,对环境没有研究,不敢妄言,不过可以随便聊
-
从战火中走出的艺术兵——访著名戏剧家李超
-
作者:罗宁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家 汤显祖 中国戏剧 戏剧艺术 桂林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传统文化 京剧唱腔 旅游城市
-
描述:朋友刚落话音,我便自我介绍
-
与时俱进,一心为民 扎扎实实奔小康——访洪山区和平乡大洲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经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山区 奔小康 与时俱进 董事长 武汉 主任 产业格局 黄鹤 村级经济 招商环境
-
描述:在“全国最佳乡镇”和“全国文明单位”洪山区和平乡,有一个团结务实、默默奉献的战斗集体,他们就是武汉和平乡大洲村。大洲村先后被省、市、区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和“红旗单位”等光荣称号,近年还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定为全省村级经济综合实力“五百强”第三名和全省乡镇村级人均年收入“二百强”,井名列前茅。
-
突出特色 争创一流──访北京市通县档案局局长王家明
-
作者:王建君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档案局 突出特色 争创一流 北京市 档案工作 县档案馆 刘绍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业务素质 文学艺术
-
描述:突出特色争创一流──访北京市通县档案局局长王家明本刊记者王建君虽然与通县档案局局长王家明很熟,但这一段时间找到他真不容易。他太忙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忙得挪不开步”。几经周折,我终于在他的办公室见
-
青枝绿叶已成荫——访党员作家刘绍棠同志
-
作者:李海鸥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青枝绿叶已成荫——访党员作家刘绍棠同志
-
"百年树人塑灵魂"--访著名作家刘绍棠
-
作者:袁士良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百年树人 作家 中小学教育 《北京青年报》 北京二中 教育工作者 关心教育 艰苦奋斗精神 教育思想和方法
-
描述:“百年树人塑灵魂”──访著名作家刘绍棠袁士良四月十三日下午,我敲开“蝈笼斋”门,访问堪称热心教育事业的朋友、著名作家刘绍棠。“蝈笼斋”东墙挂着竖幅:“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署名“炳森”;西墙镶嵌扁额
-
大城不可小视 访中共河北省大城县委书记王相仁
-
作者:祝阅武 杨丽莎 来源:经济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委书记 大城县 中共 河北省 仁 文化底蕴 生产基地 专业市场
-
描述:大城县西汉置县,始称平舒,以人性宽舒而得名。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大城县名人辈出,明朝户部尚书梁材,明末的兵部左侍郎李松,清朝刑部尚书刘楗,民国总理张绍增,少帅
-
忽如一夜春风来——访邮电部数据通讯局刘韵洁局长
-
作者:暂无 来源:通讯世界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据通讯 刘韵洁 邮电部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 电信业务 CHINANET 通讯业务 网络建设 DDN网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
描述:解和学会使用这一先进通讯手段,也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和关心数据通讯业务的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邮电部数据通讯局刘韵洁局长。
-
雨丝风片过临川──田汉两次访抚纪闻
-
作者:吴林抒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红松林 临川文化 莎士比亚 《牡丹亭》 杜丽娘 江西省 罗密欧与朱丽叶 戏剧家 文化产业
-
描述:雨丝风片过临川──田汉两次访抚纪闻吴林抒田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他极力推崇明代的汤显祖,为保护有关汤显祖文物,兴建王茗堂池馆曾经两次来抚州。1959年4月16日,田汉在石凌鹤陪同下从瑞金来临川
-
报纸应是真正的新闻纸——访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本刊顾
-
作者:高南佳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纸 新闻事实 新闻工作者 新闻通讯 王维 杂志化 国际新闻 总编辑 新闻奖 新闻版面
-
描述:果来看,报纸的消息总是弱项,甚至消息一等奖都会空缺。再从各报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报纸的扩版之风越来越盛,但相应的新闻版面却没有随之增大。这种忽视新闻的重要地位,又认为写新闻很容易,而不认真去组织的偏见,需要引起有关同志的注意。王维同志说,早在1979年的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我就曾对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国际新闻版无新闻的状况提出过看法,并写过《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姓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