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改变知识梳理及分析
作者:崔银锁  来源:考试(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  高考  政治  专题复习 
描述:变法和改革是统治者运动政权的力量,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所进行的变革和调整。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周礼》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史学价值
作者:高洁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职官  史学价值 
描述:《周礼》作为中国的儒家经典,内容丰富,涉及古之九州、天文、国家的封邦建制。政法文税、弄伤医卜以及沟洫道路等等;而这些内容都构成了古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研究历史地理更为重要。本文即从农作物、地图、行政区划、气候以及建筑五方面探究其史学价值。
从《周礼》看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的土地管理制度
作者:潘莹 任国锋  来源:科技视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城乡规划  土地管理  礼制特征 
描述:本文阐明了周王朝国土规划的总原则,从农田规划的礼制体系、“公侯伯子男”的国土规划层次和土地等级的辨别方法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古代土地规划的礼制特征;并从城市规模等级、城市规划布局和城邑营建等级三个层次
浅谈中国古代游记文学的发展历程
作者:孟秋莉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记文学  中国古代游记  审美情趣  徐霞客游记  托物言志  游记散文  文化特色  柳宗元  袁宏道  王安石 
描述:述之地,皆已借此提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的精确定位——评邹昌林新著《中国古代国家宗
作者:张践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  书评  邹昌林  《周礼》  礼文化 
描述: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的精确定位——评邹昌林新著《中国古代国家宗
明代书家聂大年
作者:赵智强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二级文物  书画鉴定  《明实录》  七言诗  赵孟兆页  吏部尚书  书法成就  中国古代  明代中期  《明史》 
描述:明代中期以后,书法从宫廷庸俗的台阁体风气,逐渐转向文人书卷风气,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如聂大年、陈献章、李东阳、王守仁等人。$$聂大年(1402年至1456年),字寿卿,明代临川(现江西抚州)人。据史料记载,他博通经史,工诗,他曾作“镜中白发孰怜我,湖上青山欲待谁。”诗句赠送好友吏部尚书
义乌做谱先生王益均最后的木活字印刷家
作者:胡国洪 许中华  来源:金华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活字印刷术  木活字  印刷史  义乌市  四大发明  宗谱  中国古代  家谱  排版  佛堂 
描述:义乌市佛堂镇光明村,一座清朝的五孔石拱桥安静地坐落在村口,与桥下静静流淌的溪水一起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这个村庄的风雨沧桑。在一位年长村民的指引下,转过古旧的巷道,一幢泥砌的老房子出现在我们眼前,长年的日晒雨淋,使老屋的墙面已经坑洼不平,连夹杂在黄土中的石块也已裸露在外。村民告诉我们:“这就是做谱先生的
《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刘克明 胡显章  来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图学思想  中国古代  《中国科学技术史》  周代社会  李约瑟  《周礼正义》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  工程制图 
描述:《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和运动的变化。研究图或图样基本理论和绘制技术的图学,是一门...
王安石论消费风气传播规律及其它
作者:欧阳卫民  来源:消费经济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传播规律  消费者心理  困难原因  生产力  中国古代  短期内  消费思想  中书门下  封建社会 
描述: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其财力僭渎拟伦以追时好者矣,且夫天地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1]
中国历史上的用人之道
作者:周銮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刘子》  王安石  《资治通鉴》  选拔人才  中国古代  《潜夫论》  孔子  九品中正制  九品官人法 
描述:中国历史上的用人之道周銮书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都重视对人才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整套的制度,需要认真的总结,其中不少有益的思想观点和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法,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中,有关人才方面的资料很多,但学术界缺乏系统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