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89)
报纸(2400)
学位论文(185)
图书(104)
会议论文(69)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5)
历史名人 (3205)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651)
2012(733)
2011(532)
2010(638)
2009(570)
2008(589)
2005(209)
2004(178)
1999(127)
1978(3)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81)
戏剧艺术(70)
社会科学战线(10)
小康(7)
文史参考(2)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1)
管理学家(1)
青苹果(高中版)(1)
团结报(1)
稀里糊涂笑看人间──写在《张协状元》来台演出之前
作者:王安祈  来源:戏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协状元》  现代意义  汤显祖  剧中人  宋元南戏  昆剧  学术价值  文化资产  泥塑木雕  情感思想 
描述:稀里糊涂笑看人间──写在《张协状元》来台演出之前
十九世纪徽州民俗风情的素描
作者:王振忠  来源:寻根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家  汤显祖  晚明  诗句  民俗风情  别称  徽州  黄山  齐云山  皖南 
描述:十九世纪徽州民俗风情的素描
多彩的京剧世界 从毛泽东看戏谈起
作者:刘琦  来源:长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梅兰芳  京剧  《三国演义》  汤显祖  戏谈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 
描述:在50年代,梅兰芳有一次将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游园惊梦》。这出戏是汤显祖牡丹亭》传奇中的一部分。演出前3天,毛主席特意派人到梅兰芳家借《牡丹亭》。梅兰芳对来人说:“《牡丹亭》传奇,经过几百年来艺人和
试论“似不通”的修辞方式
作者:谭汝为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方式  脂评  焦大  修辞法  心折  汤显祖  杜丽娘  语序  鲁迅先生  红楼梦 
描述:生了强烈的印象,从而获得新奇而警策的美感。比如鲁迅先生《无花的蔷薇之二》揭露北洋军阀反动政府在“三·一八”惨案中虐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论晚明时期文学批评的主体认识
作者:孙蓉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史  晚明时期  主体认识  精神活动  汤显祖  我国古代  文学表现  批评家  艺术情感  文学创作 
描述:力探索艺术的规律.这种主体认识使文学超越主体现实生存需要,成为显示主体本质力量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王彦泓探考
作者:钟来因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肯堂  中国文学史  钱谦益  朱彝尊  汤显祖  李商隐  十七年  艳体诗  清朝  三十年代 
描述:六年,上海书贾把王彦泓的名字当作摇钱树,在石印本《疑云集》中,混入了不少清朝词人之词。据徐坷《可言》记载,徐坷的老师俞廷瑛有二十二首词被收入《疑云集》①。这显然是王彦泓代表作《疑雨
从“屈曲聱牙”之声谈起
作者:子雒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屈曲  音乐规律  作曲家  明代  著名  嗓子  注意  部分 
描述:据说,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作剧时不大注意音乐规律,他的剧作中的歌唱部分常是“……屈曲
论古代文论中情感论的流变
作者:孙蓉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情感论  晚明时期  三个时期  魏晋时期  古代文论  缘情说  先秦时期  汤显祖  情感表现 
描述:和认识,来探讨情感论内涵的流变,从而揭示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情感理论的特点。
还欣度曲有新编--喜读《振飞曲谱》有感
作者:赵景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新编  昆剧  汤显祖  雷峰塔  曲谱  单色照片  叶圣陶  彩色照片  道林纸 
描述:——一九三○亲授唱曲。粟庐先生的唱法
明代以来王实甫《西厢记》 研究资料索引
作者:雒万钧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王实甫  关汉卿  明刻本  中国文学  汤显祖  元本  资料索引  文学研究  杂剧 
描述:撰 明汤显祖、李贽、徐渭评〕明刻本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 五卷〔元王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