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31)
期刊文章(4515)
会议论文(78)
图书(12)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91)
地方文献 (18)
地方风物 (16)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3(215)
2007(221)
2004(164)
1999(109)
1996(106)
1992(57)
1988(111)
1987(110)
1986(82)
1979(7)
按来源分组
电影评介(8)
现代材料动态(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上海农业科技(1)
赣南农业科技(1)
西南金融(1)
税收征纳(1)
文艺评论(1)
湖北经济(1)
电影作品(1)
陈郁与刘九学安全生产运动
作者:薛世孝  来源:当代矿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郁  刘九学  煤矿行业  安全生产运动  煤炭生产 
描述:陈郁与刘九学安全生产运动
紫竹庵冤(新编古装戏《未了缘》第二场)
作者:张勇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古装戏  紫竹  新编  三皈五戒  老年人  口说无凭  衙役  有凭有据  小本生意 
描述:紫竹庵冤(新编古装戏《未了缘》第二场)张勇[陈州,紫竹庵。[赵棋娥上。赵棋娥(唱)檀越稀,香蜡少,紫竹闭关,祭亡灵,备水酒,自拜佛幡。(拜)(夹白)爹娘呵!哭一声,爹和娘,珠泪涟涟,杨枝水,一滴滴
朱陆之的哲学实质--兼论陆象山的学术渊源
作者:彭永捷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陆之  《孟子》  学术渊源  “志”  “理”  哲学实质  陆九渊  陆象山  “心”  伦理与道德 
描述:如果把握了这条主线,这一时间跨度较长时期内的哲学理论分野以及这一时期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就进一步明确了。朱陆之,也并不局限在中国儒学范围内,它也伴着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争论,传播到了古代的朝鲜和日本
从心理学角度析理学中的理欲
作者:汪凤炎  来源:心理科学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角度  理与欲  陆九渊  理学家  “理”与“欲”  理欲  朱子语类  程朱理学  天理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描述:理学中的理欲问题,包含了理的内涵、欲和人欲的内涵、理与欲和人欲的关系及对待理与欲和人欲的态度等四个子问题,若想弄清理欲的真相,就需对这四个子问题进行探讨。“理”的内涵综观理学家们对“理”的论述
许学夷《诗源体》之理论渊源
作者:汪泓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许学夷  理论渊源  王世贞  胡应麟  诗学批评  沧浪诗话  论诗  诗论  诗歌创作  明代诗学 
描述:亦多处征引前人诗论,或赞同,或辩驳。正是在对前代及当时的诗学批评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才有《诗源体》这样成熟的诗学著作产生。考察《诗源体》的理论渊源,对于理解许学夷基本
诗的“散文美”新——当前新诗发展趋向之弊谈
作者:梁锦茂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新诗发展  散文诗  自由体  散文化  王安石  内容与形式  诗歌艺术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描述: 一首先,“诗歌的‘散文美’”的提法,根本就不符合诗歌本身这一最为凝炼的文学形式。所谓“凝炼”,这里指的即是诗歌的内容,也是诗歌的表达形式。正如《诗词例话》中说道:“《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的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象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
宋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考
作者:李华瑞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宋神宗  王安石  王安石  国是  国是 
描述:单方面的决定",而是恰恰相反,是由皇帝"以合其取舍者"为标准。因而说宋神宗与王安石等人共定"国是",似与相关史实有一定出入,故予以辩正。
理深透 异曲同工──论李斯、王安石代表作的反驳艺术
作者:段永利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斯  王安石  理深透 
描述:同是著名政治家的李斯和王安石,尽管他们的文章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在论证方式和论辩方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反驳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理深透,气势充沛,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以二人
“字不里甫 画不兰生”
作者:林锐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兰生  绘画作品  署款  书法作品  谢里甫  落款 
描述:谢兰生是清代中期广东著名的书画家。关于他的书画署款习惯,在广东文化鉴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字不里甫,画不兰生”,意思是指他在书法作品中落款不用自己的号“里甫”,而在绘画作品中,则不用他的名“兰生”。在实践当中,更有人以此为主要的依据去鉴定其书画作品的真伪,认为凡是落款不符合这一说法的谢
“壬人”“邪说”——重读《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宫红英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壬人”  “邪说” 
描述: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自从明代《八大家文钞》入选以来,为以后各种选本推崇,建国后又是语文传统的教材。单就文体形式看,短小精悍,言简意达,显示了王安石政论的特色。但从内容上,从哲学和其社会作用上,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尤其是就"壬人"和"邪说"之见,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