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89)
报纸(2400)
学位论文(185)
图书(104)
会议论文(69)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5)
历史名人 (3205)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651)
2012(733)
2011(532)
2010(638)
2009(570)
2008(589)
2005(209)
2004(178)
1999(127)
1978(3)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81)
戏剧艺术(70)
社会科学战线(10)
小康(7)
文史参考(2)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1)
管理学家(1)
青苹果(高中版)(1)
团结报(1)
戏曲创作中的梦与文艺深度心理
作者:林荣芹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梦境描写  中国戏曲  戏曲家  作家  形象  世界文学  心理世界  汤显祖  精心设计 
描述:人们能够理解它们,而另一方面,戏曲作家创造出的梦的意境与氛围,又在阻止人们接近它们。摆在我们面
江西戏曲改革刍议
作者:叶树发  来源:陶瓷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改革  戏曲发展  江西  弋阳腔  中国戏曲  中国文学史  蒋士铨  戏曲观众  民族文化  汤显祖 
描述:本文通过江西戏曲的辉煌历史、江西戏曲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江西戏曲改革探微三个部分的分析,阐述了江西戏曲的真实面貌,评论了江西戏曲的千秋功绩,提出了江西戏曲改革的必由之路,尤其从音乐唱腔、舞蹈语汇、舞台美术等戏曲艺术内部规律论述江西戏曲的改革方向。
《黎女歌》与海南黎俗
作者:龙向洋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黎族  范成大  描写  明代  诗篇  唐代  方志  族称  民俗学 
描述:《黎女歌》与海南黎俗
中药名拾趣
作者:张普林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名称  李时珍  赵学敏  王维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花  金银花 
描述:我国中药名称繁多,色彩纷呈,单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两部中药书中所载就有2000多种。许多药名经文人妙笔,极富风趣,独具魅力,留下了诸多佳话。
“情之至者,鬼神可通”——从重情的角度谈《聊斋》对唐传奇的
作者:程国赋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唐传奇  《聊斋志异》  唐代小说  蒲松龄  唐人小说  创作风格  汤显祖  人物形象塑造  主人公 
描述:《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在叙述其创作经过时自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①这里,作
古代家书发展史略
作者:王人恩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史  《史记》  尺牍  宇文护  司马迁  文心雕龙  郑板桥  《史记·秦始皇本纪》  袁宏道  汤显祖 
描述:古代家书发展史略
王思任文学思想畋论
作者:金一平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思任  文学思想  公安派  穷而后工说  袁宏道  汤显祖  古代文论  文学观点  思想解放  文学家 
描述:王思任文学思想畋论金一平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遂东、连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著名文学家。所作有《王季重十种》等。鲁迅曾征引他的会稽“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污纳垢之地”表达民族气节;周作人、林语堂等则满口称誉他的小品文,施蛰存编...
晚明社会与文人传奇
作者:刘彦君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作家  晚明社会  明代文人  才子佳人模式  汤显祖  《焚书》  墓志铭  司马相如  人格模式  “才” 
描述:晚明社会与文人传奇刘彦君当我注目于明代剧作家这一创作群体,准备全面探察他们心灵轨迹的时候,当我重新仔细阅读这些有着鲜明共同特色的剧作,认真思考它们与它们的创作者之间血肉联系的时候,剪烛西窗,批卷凝思,迎面而来的竟是一个大写的“人”字。生命的躁动,在那...
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作品选
作者:暂无 来源:新美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学院  毕业生  雕塑作品  书法作品  1995年  作品选  耶利米哀歌  群体记忆  明代戏剧  汤显祖 
描述: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作品选
喜闻校园“兰花”香
作者:杨溧珍  来源:中国音乐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校园  弘扬民族文化  文化素质  教学法  艺术美  汤显祖  儿童特点  选择教材  文化艺术 
描述:喜闻校园“兰花”香安徽杨溧珍昆曲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周总理生前曾把昆曲比为“兰花”。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质,为了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三年来,我对学生进行了昆曲教学,成立了“小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