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8)
期刊文章(4424)
会议论文(85)
学位论文(5)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63)
地方文献 (10)
红色文化 (8)
地方风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4(5480)
2013(203)
2012(266)
2011(254)
2010(230)
2005(186)
2000(128)
1998(103)
1997(99)
1996(110)
按来源分组
羊城晚报(67)
大河报(48)
山西晚报(18)
当代社科视野(4)
科技智囊(2)
通信信息报(2)
南方农村(2)
浙江农村金融(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新电脑(1)
吴世忠呼吁:加速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源头转变
作者:暂无 来源:表面工程资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属污染事故仍然呈现高发势头,治污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完善铅锌产业政策,推动重金属污染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 据吴世忠介绍,2013年,全球精铅产量达1115万吨,全球精铅消费量为1089万吨;全球精锌产量达1312万吨,全球精锌消费量为1291万吨;国内原生铅产能在400万吨左右,再生铅产能为559万吨,精铅产量510万吨,实际精铅消费量约495万吨;国内精锌产能550万吨左右,精锌产量517万吨,进口精锌约62万吨,实际精锌消费量约558万吨. 由于市场需求饱和,铅锌产能已经呈现过剩势头.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仍有在建铅、锌产能,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城市的基础是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本位”而非“城市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城市的基础是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本位”而非“城市
吴宏凯studio:提倡生活风格, 而非设计本身
作者:骆莹莹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美好事物感兴趣的人),开拓了此类书籍在大陆的市场,并成为这一领域书籍的重要出版者。 “你觉得我做的是设计书吗?”在采访的开始,吴宏凯反问道。“很多人都说我做的是设计书,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应该是美好生活类吧”。对这个答案吴宏凯显得十分满意,不过,她更喜欢用生活风格类来定义。在她看来,“香港的报纸有很成熟的专门谈life style的内容。谈生活风格,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无论是设计也好,时尚也罢,谈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角度去谈它们。”吴宏凯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例。“山东很多人喜欢谈孔子,出版社也喜欢做与孔子有关的书籍,如果去做韩国的孔庙、日本的,台湾地区的,从建筑的角度去谈,应该会很有趣,而不再只是去谈孔子的思想、经历等等。那些东西太吓人了,一般人会没有兴趣的。我觉得做书系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进入的方式和角度。
王益区:让更多农民享受碳生活
作者:杜辉  王晶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区:让更多农民享受碳生活
王益区瞄准碳经济延伸产业链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瞄准碳经济,将循环链条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环节和角落。 王益区把沼气建设作为应对
王英偉做「星爸」 「調」嘴邊掛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英偉是政商界的大忙人,不但是駿豪集團行政總裁,亦有一大堆的公職身份。不過,他最近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但並非是獲委任的,而是「父憑子貴」,成了一名「星爸」。話說,王英偉的公子王梓軒(Jonathan)於兩個月前出道,推出自己第一首派台歌--《羅茲威爾》,成為樂壇新力軍,更因擔任「
人口普查纽约市仍冷漠 法拉盛回邮率 邹斌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人口普查纽约市仍冷漠 法拉盛回邮率 邹斌
饲养商品肉兔经济效益的原因及对策周礼顺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养兔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饲养商品肉兔经济效益的原因及对策周礼顺
实例介绍张性低钠血症的液体疗法
作者:金绍国  来源:苏州医学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血清钠  低钠血症  液体疗法  细胞外  治疗期间  钠浓度  输注  指标  展现  变化 
描述:1内的公式设计了输入1L任何一种盐水引起的血清钠的变化。表2展现常用盐液的钠浓度、及其在细胞外液分布的部分。临床医师根据预定的治疗期间血清钠变化的指标来计算所需要输注的盐液容量,以及输注速度。
“舞”“歌尽”出境界——晏几道《鹧鸪天》名句试析
作者:许金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鹧鸪天  宋代 
描述:宋词人晏几道之所以著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遮鸪天》词中的名句:“舞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那么,这两句词究竟妙在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