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词例》浅析
-
作者:秦学人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琵琶记》 “作者” 汤显祖 《西厢记》 情节结构 美学原则 宫调 “福” 李渔
-
描述: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词例》浅析秦学人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戏曲批评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较全面的论著,如王骥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有在某方面论述精深的专论,如周德清
-
在古典诗美的风景中寻幽探胜:读王英志的《古黄美学传统与诗论》
-
作者:古耜 来源:社科信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古典诗美的风景中寻幽探胜:读王英志的《古黄美学传统与诗论》
-
运河滩上乡土香——刘绍棠近年来中篇小说的美学视角
-
作者:高扬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观念 生命力 乡土 刘绍棠 民族品格 二度梅 爱情 人物形象 民族传统 兄弟姐妹
-
描述:读刘绍棠的小说,往往感到有一种魅力,就象春天走上田野,抓起一把肥沃、湿润、闪着油花的泥上,所嗅到、感受到的苏醒、萌发、喷香,令人微醉的那种气息、那种活力、生命力,这就是刘绍棠小说的美学力量。刘绍棠
-
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刘绍棠乡土小说美学理想的形成及意义
-
作者:李源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小说 美学理想 人道主义 中学 语文 阅读指导
-
描述: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刘绍棠乡土小说美学理想的形成及意义
-
试论罗汝芳"圣贤精神不离当下"的实践美学思想
-
作者:沈玲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圣贤精神 圣贤精神
-
描述:果.悟性的获得是通过主体感性能力的求得而来的,一切来自于主体当下的直觉和内心体验.三为乐.罗汝芳重视当下,重视由"忘"而来的心灵虚空,强调悟的工夫是因为从此出发可得到一种审美愉悦,一种快乐.这是一种建立在日用常行之上的俗世之乐,是由忘而悟而生的愉悦,非脱离现实人生的快乐.
-
《南华真经》注疏群体的“雅”“俗”音乐美学观浅探
-
作者:李雄燕 来源:大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美学观 庄子 成玄英 陈景元 美学主张 宋代 审美主张 注解 注疏 真经
-
描述: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尽管《庄子》提到了"俗"文艺审美主张,但在音乐上,却是主张崇雅抑俗的。
-
高扬的赤子本真之美:论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说的美学意蕴
-
作者:沈玲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本真之美
-
描述:关人格美的范畴,肯定了善实现后的美是一种大美与全美。在罗汝芳心中,人是天地之中最可贵的,人之中有赤子之心的人更是贵中之贵,而具有赤子本真之美的人才是最美的人,足以成为道的担当者。
-
从《答吕姜山》《与丁长孺》看汤显祖小品文的美学特色
-
作者:刘英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小品 汤显祖小品文 历史文化背景 创作审美特色
-
描述:小品发展至晚明而趋于极盛,呈现出了崭新而鲜明的审美特质。作为晚明小品创作繁盛时期的一朵奇葩,汤显祖的小品文是其文学主张的积极创作实践,有着鲜明的美学特质和独树一帜的真、灵特色。
-
梦境中的“死亡精神”与“生命意识”——斯特林堡“梦剧”系列
-
作者:徐海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斯特林堡 梦剧艺术 汤显祖 临川四梦
-
描述:东方意识,等。 进一步考察了受这种特定主题制约和调节的形式因素,解析了二者的关系,力图阐明梦剧艺术的特质和其中蕴含的人性反思,大略涵盖梦幻与现实,梦的荒谬表象与理性内核,以及梦景意象的寓意与哲理化的戏剧结构。 由于直接参考资料的匮乏,本文个性化的思考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某些通行的批评精神,借鉴了常见的理论方法,如精神分析学说,原型说和神话批评,结构主义原则,女权主义理论,亚里士多德诗学,黑格尔悲剧论,具有存在主义气息的死本能概念及荒谬感,等等,加之院校派文学概论所提供的批评模式,其中也不乏马克思社会学批评和历史批评的基本语汇。
-
爱心托举生命前行:母校关爱黄希送上捐款6000元
-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师生代表为黄希送上爱心捐款 自贡日报
本报讯21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正当万千家庭忙于团聚、分享亲情之时,小黄希的病房走进一群特殊的客人。询问病情、牵手交谈、送上爱心捐款,母校师生的关爱让黄希及父母眼里泛起了感激的泪花。
小黄希是自流井区光大街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今年3月,年仅11岁的小黄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