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作者:席金友 来源:语言文学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醉笔纪游 意在言外——俞国宝《风人松》赏析
-
作者:周蒙 来源:语言文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醉笔纪游 意在言外——俞国宝《风人松》赏析
-
深入、深思、慎取:调查研究三部曲——重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作者:任卉 永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三部曲 秘书工作者 调查研究 “深入” 调查报告 宋代文学 党委工作 当好参谋
-
描述:文学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中所记之事,所议之理,充满哲理性的思考,给人们以启迪。
-
调研三步曲:深入、深思、慎取——读《游褒禅山记》所想到的
-
作者:任卉 永平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查研究 褒禅山 王安石 秘书工作者 调研报告 深思 领导决策 哲理性 重要任务 党委工作
-
描述:旷,有泉侧出”,故“记游者甚众”;而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
-
勇于探索 深思慎取——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
作者:蔡寿福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褒禅山 政治抱负 治学态度 高中语文教材 游记写作 作者 至和元年 积极进取 探索
-
描述:洞,前洞下面平坦而空
-
金石书派百年传承: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其人其艺
-
作者:王立民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小石 李瑞清 游寿 书风 传承 张大千 金石 清末民初 开创
-
描述:脉作一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
《游东林次邵二泉韵》诗作者质疑
-
作者:陈岌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庐山 东林寺 近光 吴宗慈 阳明山 阳山 明代哲学 白首 佛堂
-
描述:《游东林次邵二泉韵》一诗,刻石现藏于庐山东林寺,嵌于念佛堂北墙。碑高丈余,为现今庐山山麓珍贵刻石之一。据碑刻后记以及吴宗慈著《庐山志·明诗存目录》、毛德琦著《庐山志》记载,均认为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
叙议各别相映成趣——《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之比较
-
作者:吴同和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王安石 艺术感染力 散文发展史 艺术风格 山水游记 现代自然科学 中石炭纪 风格特色
-
描述:叙议各别相映成趣——《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之比较
-
异曲同工 各具风彩——《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的比较
-
作者:周绍池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比较教学 王安石 语文教材 苏轼 心情 作者 游览 考证
-
描述:叹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并对由于古书不存而造成的碑文漫灭的事实深表遗
-
看似闲笔 尽显匠心——谈《游褒禅山记》的伏笔之妙
-
作者:顾正飞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王安石 散文 文学评论 《游褒禅山记》 伏笔
-
描述:因事明理的文章,理由事发,事为理叙。它讲究事与理、叙与议的浑然一体,不着斧痕。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正是这样的一篇妙文。作者在简明平实的叙事中为议论巧设埋伏,看似闲笔处却尽显匠心,真正做到了事理、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