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21)
报纸(500)
图书(17)
学位论文(15)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96)
地方文献 (31)
地方风物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30)
2013(54)
2012(85)
2010(83)
2008(55)
2006(27)
2005(36)
2003(22)
2002(27)
2000(17)
按来源分组
文史月刊(2)
搏击(武术科学)(2)
武林(2)
信息时报(1)
大江周刊(1)
中国测绘(1)
老友(1)
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1)
体育文化导刊(1)
安阳日报(1)
《白云黄鹤是故乡》:唱出武汉人的骄傲自豪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名楼怀古》 徐千惠演唱《汉绣知音》 《童年小巷》 《白云黄鹤是故乡》: 唱出武汉人的骄傲自豪 这是用歌声对家园风采的嘹亮礼赞;这是用诗情对人文情怀的浓墨彰显;这是
李浩:汗洒第二故乡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来自湖北黄冈的小伙儿李浩,来廊坊工作已经三年了。现在负责市商业中心二期工程的前期测量工作。他希望努力工作把第二故乡廊坊建设得更好,让自己小家庭的日子过得更幸福。 本报记者 卢锋 摄
新版昆曲《牡丹亭》汤显祖故乡首演
作者:暂无 来源:哈尔滨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电 昆曲经典剧目青春版《牡丹亭》27日晚开始,在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上演,这是新版昆曲《牡丹亭》成剧后第一次来到它的原作者汤显祖的故里演出,也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在全球范围内的第163场演出。 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江西临
台胞陈元淮的故乡情结
作者:暂无 来源:梧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台胞陈元淮的故乡情结
成语故乡漫游--“黄梁美梦”与黄梁梦村
作者:周沙尘  来源:旅游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  卢生  《邯郸记》  艺术风格  河北省南部  唐人传奇  《枕中记》  开元七年  汤显祖 
描述:成语故乡漫游——“黄梁美梦”与黄梁梦村○周沙尘成语“黄梁美梦”又作“一枕黄梁”源于唐人传奇《枕中记》。作者沈既济描写的一个在邯郸一家小旅店里发生的故事。主要情节是写在唐朝开元七年(719年),一个
汤显祖与采茶戏、宜黄腔及故乡临川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采茶戏  戏剧创作  临川市  唱腔  《牧丹亭》  宜黄腔  《临川四梦》 
描述:一、汤显祖与采茶戏抚州,历来就有"戏剧之乡"的美誉,除了十六世纪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外,诞生在这里的三个古老剧种——宜黄戏、盱河戏和采茶戏,都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汤显祖的旷世杰作《牡丹亭》最早是由宜伶演唱的,汤显祖亲自导演了宜黄
草书王安石诗
作者:历代法书真迹萃  来源:黄山书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行书  行书  法书  法书  中国  中国  元代  元代 
描述:草书王安石诗
黄鹤:“知”之路
作者:袁志华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三岁半的黄钧陶用小手指着画册上的照片稚嫩地说:“黄鹤,我爸爸。”“那不是我,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知,孩子小,分辨能力差。”黄鹤微笑着说。黄钧陶指的,是一张陶先生年轻时的照片,圆圆的大镜片,短头发
祖国大地
作者:赵凌 袁顺华  来源:大美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黄松  昆剧  表演艺术  祖国  杨贵妃  民间艺术家  中国传统文化 
描述:“腔有数样,纷纭不类……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铁木儿闻其善哥,屡招不屈。与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
试论周
作者:周梦江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嘉事功学派  王安石  洛学  直斋书录解题  学术思想  学术界  北宋中期  侯外庐  陈傅良  思想界 
描述:人在学术上并没有新的创见”。建国以来,除侯先生大作简单的附带提及周己外,尚未有专文介绍。因此,本文拟就周己的生平、思想、同永嘉事功学派的关系,以及他在学术上的贡献,试加论述,求教于学术界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