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65)
报纸(2007)
学位论文(119)
图书(64)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9)
历史名人 (856)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539)
2013(324)
2012(577)
2010(475)
2009(427)
2008(480)
2005(141)
1994(27)
1985(18)
1979(10)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42)
文艺报(23)
舞蹈(18)
南充日报(17)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南京日报(8)
解放军报(6)
北海日报(3)
金陵瞭望(1)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说《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妇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汤显祖研究中不少学人注意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强烈反响,并进行了研究和积极评价,其中突出了《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还魂记》(以下简称三妇评本)。这是汤学领域新的开拓。《汤显祖研究通讯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作者:华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青散记  汤显祖  戏曲研究  作者问题  戏曲批评  考述  杜丽娘  东亚图书馆  北图本 
描述:批语及各种附录(包括《笠阁批评旧戏目》),内容包罗万象,又引经据典,涵盖面遍及诗、词、曲、小说、历史、理学、佛老、医学、风俗、制度各方面;且数量庞大,都约三十万言,远远
情之所至,生死由他:试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作者:孔文峣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爱情  爱情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柳梦梅  柳梦梅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华彩  华彩 
描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夜来闲读《牡丹亭》,字字珠玑入耳让人回想起去年7月的一场演出—广府华彩。第一次听粤剧演唱
明清传奇“魂梦”叙事模式意义探析:从《牡丹亭》和《鸳鸯梦》
作者:张岚岚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叙事模式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鸳鸯  鸳鸯  汤显祖  汤显祖  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  柳梦梅  柳梦梅  叙事主题  叙事主题 
描述:论及中国戏曲之特点,清末学者王国维一言以蔽之,"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较之于西方戏剧,中国戏曲是一种抒情能力强于叙事能力的艺术形式,但究其实质,它必然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叙事艺术。讲故事必定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更多的明清传奇在叙述
“俱非才子不能道”:《才子牡丹亭》批评视野下的《疑雨集》与
作者:耿传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视野  批评视野  点校  点校  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  杜丽娘  杜丽娘  夫妇  夫妇  戏曲  戏曲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描述:把王彦泓的《疑雨集》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相提并论,看起来似乎有点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甚远:在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中,《牡丹亭》都被作为第一流的作品加以介绍,而对《疑雨集》却很少提及。吴震生
刘绍荟大型画册出版发行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杨力叶)3月28日下午,大型画册《刘绍荟现代重彩艺术》的首发仪式和研讨会在榕湖饭店国际会议厅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圣发、市政协副主席李世荣出席了活动。 刘绍荟是云南现代重彩画派
大型建筑为何坍塌 碱集料反应是祸害
作者:贾西平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型建筑为何坍塌 碱集料反应是祸害
全景式再现北宋社会历史的大型史诗
作者:刘涛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后期  长篇历史小说  司马光  社会历史  人物形象  矛盾与冲突  吕惠卿  欧阳修  苏轼 
描述:传统文化运动。高有鹏继1990年代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三卷本)之后,现在又推出多卷本描写北宋中后期大改革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小说《清明上河》,经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很快产生巨大反响,被称为继姚雪垠、唐浩明、二月河之后我国第三代长篇历史小说作家的优秀代表。应该说,在国内外同类型作家中,高有鹏不无大师气象。这样一位著名的学者型作家及其作品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可遇而不可求的文化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学养深厚的评论家品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讨论声音,促进中国文学的不断繁荣、进步和健康发展。
编导的超前意识与观众的审美定势
作者:邹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接受  审美定势  超前意识  审美需求  剧作家  汤显祖  曹禺  戏剧文学  导演  演出 
描述:易为观众接受,才容易见好、爆满,而这无疑是剧作家、导演们梦寐以求的好
编织人生的梦
作者:陈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生涯  娘子军  汤显祖  演员  观众  戏剧  人物性格  电影制片厂  导演  舞台 
描述:,是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刘赵黔与那个时代同步,她与琼花对上了号,不需“表演”,叫人一看刘赵黔就是琼花,然而二十多年以后,刘赵黔不等于流浪女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