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49)
报纸(508)
图书(81)
学位论文(80)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33)
地方文献 (108)
文化溯源 (14)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07(167)
2006(162)
2004(98)
1996(68)
1993(42)
1987(58)
1985(40)
1984(44)
1983(41)
1982(52)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79)
戏剧艺术(57)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9)
人民日报(19)
江汉论坛(6)
中州学刊(6)
岭南文史(2)
人文杂志(2)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玉茗堂批订董西厢》辨伪
作者:徐朔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董西厢  遂昌  屠隆  十三年  袁宏道  霍小玉  辨伪  戏曲作品  署名 
描述:,邑在万山中,人境僻绝。古厅无讼,衙退,疏帘,捉笔了霍小玉公案。时取参观,更觉会心。辄泚笔淋漓,快叫欲绝。何物
略论《西厢记》与《牡丹亭》的团圆结局
作者:陆力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人公  意识形态领域  结局  崔莺莺  王实甫  老夫人 
描述: 《西厢记》与《牡丹亭》均以“大团圆”作结,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与承继关系。尽管这种结局形式没有脱离男女受情关系中某种固定的悲欢模式,但是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之,两剧的团圆结局更突出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蕴。明晰地展示了元明两代进步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轨迹;
关于《素娥篇》
作者:徐朔方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如意君传》  武则天  《甘泽谣》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房中术  《汉书·艺文志》  汤显祖  《玉台新咏》  《肉蒲团》 
描述: 《素娥篇》以武则天之侄三思与侍女素娥的艳情作为框架,以小说的面目问世,但它着重描写的却是行房的四十三种姿式,如掌上轻盈、花开蝶恋、野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和《邯郸梦》之比较
作者:张弘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邯郸  文艺复兴时期  戏剧创作  欲望  克瑞  罗斯  人性  明代中叶 
描述:着邪恶的凶焰;同时资本主义的早期扩张已赢得了海上的霸权,夺取了一连串的海外殖民地;而在遥远的东方,则是明代封建统治阶级加紧向异
《牡丹亭》中的澳门故事
作者:李惠民  来源:世界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回归  牡丹亭  汤显祖  文学名著  莎士比亚  牌坊  故事  历史文化  杜丽娘  柳梦梅 
描述:中国文学名著中所描绘的澳门。而且,故事就发生在“大三巴牌坊”前。
臧懋循与《元曲选》
作者:柳无忌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朔方  臧懋循  元代杂剧  历史贡献  现存版本  士大夫  汤显祖  出版家  曲论  戏剧家 
描述: 最近读到徐朔方著的《元曲选家臧懋循》(戏剧家传论丛书),甚饶兴趣。书中概述臧氏的生平与曲论,《元曲选》的编印与历史贡献,随着提出臧氏系“士大夫兼出版家”。另有《臧懋循年表》与《元代杂剧现存版本一览表》,可供读者参考。
论昆曲《牡丹亭》音乐
作者:刘明澜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封建礼教  柳梦梅  音乐  浪漫主义  南曲  现实主义 
描述:汤显祖不仅赋予他的剧作以进步的主题思想,而且努力使他的《牡丹亭》成为一部“场上之
从安徽青、徽、黄的兴衰看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
作者:时白林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音乐  黄梅戏  青阳腔  安徽  徽池雅调  剧种  音乐创作  汤显祖  上层社会  音乐改革 
描述:从安徽青、徽、黄的兴衰看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时白林从中国的戏曲声腔发展演变史学的角度看,安徽是个举足轻重的省份。明代中、后期名声颇大的青阳腔,就产生在山青水秀的江南池州府青阳县,当时社会上出版的有关青阳腔的剧本选集就有《词林一枝》、《玉谷新(调)簧》等...
论临川剧作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及其成因
作者:黄仁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艺术构思  杜丽娘  “梦”  艺术表现  《紫钗记》  创作手法  卢生  《牡丹亭》 
描述:基发挥了黑格尔的“情致说”,
脂评关于情与文的审美意识
作者:李传龙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脂评  审美意识  宝玉  小说创作  水浒传  曹雪芹  重情  脂砚斋  汤显祖 
描述: 脂砚斋、畸笏叟等人,都是很重情的。在他们看来,在创作过程中,情与文密不可分:一方面,情是文的因素,有了情才会有文;另一方面,文又离不开情,文必须表达情。这是他们考虑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