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东坡的两个世界
作者:柏峰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文化世界  现实世界  两个世界  乌台诗案  王安石变法  绘画创作  书法  散文  社会现实 
描述:今近在咫尺却无由相会的弟弟苏辙,万端愁绪一时涌上心头,情不自禁写下的千古绝唱。就词而言,状写明月无有出其右者。
汉金文的传与承
作者:华人德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文  创作理念  陈介祺  李瑞清  临摹  书法  碑学  气息 
描述:铜器上的铭刻文字作为书法临摹和创作的范本,是在清代碑学书派兴起后,到同光时期至民国间才逐渐蔚为风气的。那时有些书家的创作理念是愈古愈高,如陈介祺、吴大潋、李瑞清等都认为三代金文气息最深厚,学篆书
纵意所如:《毛公鼎》临摹解析
作者:薛元明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用笔  碑帖  对比  李瑞清  笔法  篆书  篆隶  金文  历史 
描述:为五体之祖,先取法篆隶而涉猎楷行,能够游刃有余。书法虽存多体之变,却有诸多相通之处,包括笔法、笔意、气息、神韵等。
楷书与隶书
作者:暂无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楷书  隶书  书法  学习距离  少年儿童  学生观  语文  入门  王安石  褒禅山 
描述:学生观点张誉桐(黑龙江):楷书与隶书是入门体,我们语文老师这么认为,我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我学习书法是从楷书开始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
宋朝最可爱的部分
作者:蒋勋  来源:青年博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苏东坡  北宋  王安石  欧阳修  唐朝  生命  人格  书法  真性情 
描述:而活。
艺术欣赏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欣赏  高级研修班  欧阳询  书法  书画  自学  毕业  黄鹤 
描述:施文平,桑榆舞笔弄墨,陶情益智。自学书法十余载,《书法学报》高级研修班毕业。擅长篆书,得到书画界同仁认可,其作品曾在一些全国书画赛中人围获奖,其中有第三届“黄鹤奖”、第五届“黄山杯”、第五届“欧阳询
当代杂文选粹 第三辑 谢逸之卷
作者:严秀 牧惠  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当代杂文选粹 第三辑 谢逸之卷
困境·绝境·处境——王安石变法故事的当代讲述
作者:卢燕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故事  故事  现代性  现代性  人民  人民 
描述:代历史叙述的反思。本文首先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为切入点,考察了王安石故事在传统历史中何以被讲述成一个否定性故事的深层原因;继而进入现代历史的起点处,研究这个在传统历史中被否定的故事,如何被启蒙先驱梁启超重新讲述成一个朝向进步的肯定性故事;最终,在梁启超开启的现代叙述思路中,通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邓广铭四十六年中四写王安石这一事件,将对这个故事的追踪和研究落脚于对中国当代历史的讲述和反思。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追踪研究,本文试图揭示不同时代故事讲述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上个世纪一百年间中国所苦苦追寻的“现代性”所作的的思考,并通过对他们思考得失的再思考,来对中国自己的文明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文明之间的关系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并在这一思考和回答中回应本文最核心的问题:在一个以“现代性”为主旋律的世纪及其以后的历史中,一个古老民族究竟以什么为核心力量,来担负起一个怎样的“现代中国”梦想?
画出当代风貌——记南城工笔画业余爱好者吴宏
作者:丁国强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月3日,2012年南城县欢庆元宵书法、美术展活动在该县盱江书院举行。此次参展欢度元宵书法、美术展活动的60多件作品风格各异,当中不乏江西十老之一胡定元先生的精品,更有青年才俊的神来之笔
追求“嫁得好”不应是当代女性人生观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追求“嫁得好”不应是当代女性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