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廷贤学术成就简述
-
作者:黄素英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学术思想
-
描述:随被命拜官荣归。”明万历二十一(1593)年,明藩王鲁王朱三畏之张妃,年近50岁,患膨胀危症,“经王府及两京各省诸医诊治进方,屡治无效,病势垂危。龚氏时在大梁,由曹州医官张省吾推荐被聘至
-
苏轼利民思想刍议
-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治者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苏拭 民本思想 利益分配 《周易正义》 司马光 社会理想 民不堪命
-
描述:不管百姓死活,一味掠夺聚敛财富,老百姓无以聊生,必然走上反抗之路。故《尚书·蔡仲之命》有言:“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因此,历代明智的统治者。不得不适当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以显示其“德政”,善于“养民”。(《尚书·大禹谟》:“禹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无论重民还是以民为本,取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利益如何分配。自然,自有阶级社会始,统治者总想从被统治者那里攫取更多的财富供其享乐,但恰恰因为顾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古
-
金石书派刍议
-
作者:谢建华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胡小石 金石书派 碑帖交融
-
描述:凤子、李健等诸家在书艺上都各具风采 ,书法理论上也有所继承和发展。
-
王安石咏史词刍议
-
作者:刘水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词 怀古咏史 词人 《南乡子》 现实意义 借古喻今 保守派 王安石变法 政治家
-
描述:王安石咏史词刍议□刘水根王安石历来不以词作称著于文坛,然而他的词,尤其是咏史词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却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王安石的咏史词共有3首(一说4首),即《桂枝香》(登临送目)、《南乡子
-
吴与弼思想刍议
-
作者:朱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居敬穷理 “理” 圣贤 吴兢 明儒学 抚州 人性思想 理学思想 举子
-
描述:廷议代夫。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吴与弼的高祖吴景南,擅长诗,元初名儒吴澄曾为其诗集作序。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祖父吴泾,迁居崇仁。父亲吴溥,官至国子司业,著有《古崖集》。吴与弼出身这样的家庭,对他的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他自述道:“吾六岁入小学,七岁而学对句,十有六岁而学诗赋,
-
冯梦龙戏曲理论刍议
-
作者:傅承洲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戏曲理论 当行 汤显祖 曲律 何良俊 演员 《牡丹亭》 散曲 戏曲创作
-
描述:冯梦龙是一位剧作家,创作了传奇《双雄记》和《万事足》;又是一位戏剧批评家,评点、改订传奇数十种,现存十六种,还选编和评点了散曲集《太霞新奏》。他的戏曲评点不仅比创作丰富,而且其中体现的戏曲观念也非常精采。我认为,冯梦龙的戏曲理论超过了他的戏曲创作,更值得我们重视。
-
辞语考释刍议
-
作者:章锡良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点本 中华书局本 《周礼正义》 辞书释义 《搜神记》 张煌言 《六十种曲》 南北朝 王子安 手板
-
描述: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仗侍坐。”(《陈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册第263页)。借报参预征战。《梁书·韦粲传》:“粲建议推仲礼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裴之高自以年位,耻居其下,乃云:‘柳节下是州将,何须我复鞭板。’”(《梁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册第606页)。 “鞭板”本义指鞭子和手板,不错。可是“借指参预征战”,似无根据,为了“祛惑”,要对有关辞语,须再作一番考释。两例均为南北朝时的用例,应从有关的书籍中考察鞭子和手板在那个时代的用途和意义。
-
色彩写生教学刍议
-
作者:李顺亮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写生教学 观察方式 相似性 陆九渊 巴尔蒂斯 作品 宋明理学 色彩的基本规律 人的视觉 马蒂斯
-
描述:构成,能给人的视觉以和谐感,色彩感,美感。否则就会给视觉以“噪音”或无色彩。
-
汤显祖的“意识境界”刍议
-
作者:邹元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意识境界 生命体验
-
描述:汤显祖的“意识境界”是认知主体将自己的生命作了新的跃动和蜕变而创造的 ,是个体生命与真理“遇合”而产生的辉光气象。“意识境界”生成的三个层面是 :1、遇而后辨 ;2、反思判断 ;3、辨亦不辨。
-
陆九渊文化个性刍议
-
作者:蔡邦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文化个性 “自得 自成 自道” “拗” “小心翼翼” “兢兢业业”
-
描述:战兢兢”、“小心翼翼”的一面。他严格地要求自己,深恐困粗疏而传谬,导致贻误后人的发生。这种互为表里的文化个性相反相成,在这种互补的关系中,他完善着自己的文化人格,实现了自己“不枉为人”的道德践履。虽然地位不高,职不显,业绩上也无皇皇巨著或烈烈轰轰的政绩可言,仅只是蛰居山曲,授业解惑,却步入了史册中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