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学体”及其周边诸问题
-
作者:朱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方平 北宋 程颐 石介 文章 思想史 范仲淹 古文 追求卓越
-
描述:北宋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预奏名"。此年登第者中有程颢、张载、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王韶、梁焘、吕惠卿、章惇等,几乎囊括了北宋中后期哲学、文学、军事和政治界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物,想来他们的应试文
-
名人品题:宋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之一
-
作者:譚新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 宋代文学 士大夫 文章 名人 北宋 自信心 传播方式 名流
-
描述:品题,一些文献也称之为题品,其原始涵义乃品评人物以定其高下,如《后汉书·许劭传》即云:"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为。"汉代以察举和征辟取士,对人物的品题标准重在礼义道德。到了魏晋,由于朝政黑暗,人
-
文苑趣话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松龄 财主 王安石 学识渊博 望子成龙 解缙 听后 学习 肖伯纳 文章
-
描述:蒲松龄智讥土财主学识渊博,但屡试不第,一位土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去当师爷,专教他儿子学习。不到三个月,蒲松龄便告辞不做了。财主问:"吾儿文章如何?"蒲松龄回答:"高山响鼓,闻声百里。"财
-
从《文辨》看王若虚的散文观念
-
作者:王永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若虚 散文观念 文章 王安石 宋代 醉翁亭 作品 宋人 金代 文字
-
描述: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河北槁城人。他是金代末年著名的学者、作家,与元好问比肩的诗文批评家,有《滹南遗老集》传世。王若虚"文以欧、苏为正脉",其文章创作崇尚自然、平易。他擅长谈
-
我的爷爷爱“找茬儿”
-
作者:于怡鸣 来源:读写算(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 严格要求 作文 写作 报刊 修改 王安石 错别字 写人 指导教师
-
描述:怎么会懂得我们现代小孩的思想呢?但是还真不能小看爷爷的"挑三拣四",有时候我的作文经爷爷点拔后,马上有柳暗花明的效果.
-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
作者:喻问琴 来源:考试与评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赵树理 自主修改 引导学生 王安石 教学实践 文章 写作人 小说家 古今中外
-
描述:了以后,又让青年回去修改。第三次
-
孟子并非不言利
-
作者:暂无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义利之辨 代表人物 王安石 仁义 墨翟 文汇报 文章 思考 不允许
-
描述:《文汇报》1984年9月17日登载闻纪之的文章《对<义利之辨>的思考》,认为孟子并非不言利的代表人物。文章说: 孟子,历来被视作崇尚义而不言利的代表人物。确实孟子在见梁惠王时是说过:“王何必日利
-
同学一首别子固
-
作者:暂无 来源:满分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学 社会风俗 唐宋八大家 作品赏析 王安石 司马光 皇帝 文章
-
描述:、诗词都很擅长.并且绝不同于流俗;但他更大的才,是表现在治国上,因此皇帝才会让他进行变法。最后,他名大,苏轼、司马光这些政治上的对手都很佩服他,皇帝也久慕其名。
-
《伤仲永》赏析
-
作者:符倍源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加强学习 天资 重要性 写作特点 文章 道理 成才 天才
-
描述:章的写作特点也值得借鉴。
-
从苏东坡改诗谈编辑接地气
-
作者:康美权 来源:视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编辑 地气 王安石 菊花 新闻媒体 王蒙 基层 文章 黄州
-
描述:最近翻阅报刊,读到一篇关于苏东坡改诗的文章,文中介绍了苏东坡的两则改诗轶事:有一次,苏东坡见到他的学生写的一句"闲看五狗卧花心"的诗,不禁哈哈大笑。心想:五只狗如何能卧于花心之内呢?天下哪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