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明小品的审美特征
-
作者:夏咸淳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小品 审美特征 艺术散文 小品文 袁宏道 古文家 小品散文 中国散文史 散文创作 汤显祖
-
描述:默,博采活的语言,绝少陈言腐语,钩章棘句;它是从“原本六经”、“根极理道”的传统文论中解放出来,取得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散文。晚明小品的繁荣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三百年后“五四”新散文的兴盛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
-
《牡丹亭》的因袭和创新
-
作者:徐朔方 来源:剧本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作品 古代戏曲 现实主义 矛盾冲突 话本 爱情故事
-
描述:一话本,而提到关系不大的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的故事。前者见《搜神后记》卷四,后者见《异苑》卷八。
-
谈戏剧的抒情性
-
作者:唐育寿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抒情性 戏剧家 戏剧性 戏剧创作 观众 剧作家 曹禺 汤显祖 作品 窦娥冤
-
描述:创作,所以能强烈地扣
-
谈《牡丹亭》的改编问题
-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改编本 杜丽娘 冯梦龙 作品 爱情故事 柳梦梅 万历年间 钱谦益
-
描述:一、汤显祖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剧本研究《牡丹亭》的改编,不能不从简略地探讨一下《牡丹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开始。《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今天几乎已成定论。论断的根据是作品的基本情节。自《牡丹亭》问世后
-
对中国叙事文学理论的重新认识:金圣叹文法论纲
-
作者:董国炎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圣叹 八股文 文法 小说评点 水浒传 明末清初 汤显祖 程朱理学 袁宏道 因文生事
-
描述: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的叙事文学理论成就估计不足,甚至认为叙事文学理论是近代以后传入的。本文认为,明末清初金圣叹的文法论,已使中国叙事文学理论初具体系。本文首先对文法论进行正名,论述其基本价值取向,其意义、影响及地位。其次,简捷描述了文法论的基本结构及内部关系。
-
对古典戏曲理论中主情说的评判
-
作者:蔡钟翔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情说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教化说 人物塑造 儒家 情感因素 本质认识 戏曲理论
-
描述:和。主情说为戏曲创作方法开拓了新路,利用梦幻的形式达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融合。主情说也促进了对戏曲本质认识的深化,把人物塑造提到中心的地位。
-
释梦:话剧《寻梦》解析
-
作者:马也 来源:剧本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汤显祖 弗洛伊德 艺术表现 杜丽娘 牡丹亭 文工团 无关系 柳梦梅 自由境界
-
描述:么都不是它就什么都是,因而梦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和文化研究的对象。专利与权力、道德与法律、习惯与规则可以直接指向并干预人类生活的所有
-
试论中国古典戏剧的浪漫主义
-
作者:谷翔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特色 中国古典戏剧 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 汤显祖 关汉卿 窦娥冤 古典主义戏剧 文艺思潮 中国民族戏剧
-
描述:出规律,显然是有意义的,但绝不能把生动的联系变成刻板的模式。以本文要论述的中国古典戏剧为例,由于它并不象欧洲古典主义戏剧那样在等级礼仪极为森严的十七世纪法国定型,所以并不存在古典主义式的刻板性。
-
《玉茗堂四梦》与《红楼梦》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 《红楼梦》 汤显祖 曹雪芹 贾宝玉 林黛玉 宝黛爱情 《邯郸记》 杜丽娘
-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它是曹雪芹在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丰富的社会史的基础上完成的,同时也是吸取和借鉴了前代优秀文学的传统和成就的结果。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就曾给予《红楼梦》的创作
-
《牡丹亭》及其三妇合评本
-
作者:任亮直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吴山 汤显祖 杜丽娘 莎士比亚 洪升 集唐 喜剧 娄江 封建礼教
-
描述:,虽然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才刚刚有了萌芽,封建专制对人身的压迫和精神上的摧残,并不亚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统治。在这种背景下,汤显祖却以极大的勇气,在《牡丹亭》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