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读孟尝君传》
作者:肖诗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求异思维  “士”  精神文明建设  杞人忧天  实事求是的精神  创新能力的培养  观念挑战  怀疑精神 
描述:《读孟尝君传》
《闺塾》
作者:胡明道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创设情境  封建礼教  汤显祖  教学过程  三维目标  热爱生命  幽默风趣  生动性  夸张性 
描述:《闺塾》
与中国“和”文化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君子   
描述:孔子的诗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对君子
何谓“木铎之
作者:周庆许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化  董仲舒  孔子  周礼  古籍出版  论语  精神世界  预言  四库全书  教育制度 
描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仪封人请见",出来时,跟众弟子说的一句话,我姑且将之称为"仪封人预言"。仪,卫国属邑;封人,据《周礼·地
学校应是“学衙”也应是“学店”
作者:韩江子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学校应是“学衙”也应是“学店”
公共利益应是权力利益
作者:许建熔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权力利益  个人利益 
描述:较国内外关于“公共利益”的学理之争,通过例举、分析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结合我国国内具体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公共利益法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后,从而尝试对公共利益立法做出一个初探,当然,公共利益立法的出发点和宗旨只有一个:坚决摒弃权力利益,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更好地保护个人利益。
刑罚判决应是“估”出来的
作者:暂无 来源:宁夏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刑罚判决应是“估”出来的
村官应是公务员的跳板
作者:暂无 来源:彭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村官应是公务员的跳板
“编外人员”应是“二等公民”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外人员”应是“二等公民”
户口,应是可购买的权利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户口,应是可购买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