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34)
报纸(815)
会议论文(79)
学位论文(35)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1119)
历史名人 (495)
宗教集要 (128)
地方文献 (31)
非遗保护 (4)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22)
2008(65)
2000(11)
1999(28)
1996(21)
1993(18)
1990(11)
1986(20)
1984(9)
1983(12)
按来源分组
西南金融(1)
税收征纳(1)
武汉金融(1)
财会研究(北京)(1)
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1)
农村百事通(1)
湖北经济(1)
商业资料(1)
财贸经济资料(1)
财贸经济杂志(1)
鹅湖书院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书院  朱熹  陆九渊  吕祖谦  地主阶级  陆氏  象山书院  宋统治者  白鹿洞书院 
描述: 鹅湖书院建在铅山县的鹅湖山麓。鹅湖距县城十五里左右,它东望怀玉、西瞰象山,风景秀丽。山上有湖,相传晋朝有一位姓龚的人曾经在此养鹅。因此,后人名之为鹅湖。 “鹅湖之会”是由吕祖谦发起的。当时南宋
莨菪碱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孙素红  来源: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低热型感冒  神经性耳聋  药理作用  牵张性脊髓损伤  莨菪碱  临床应用 
描述:莨菪碱临床应用新进展
古代采茶“喊”之谜
作者:王郁风  来源:茶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晚报》  植物生长  周亮工  电视纪录片  嘉庆十三年  雍正十一年  日本北海道  欧阳修  园艺学  大鼓声 
描述:古代采茶“喊”之谜
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
作者:张建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记》  王安石  课堂实录  中学  语文  课堂讨论 
描述:《游褒禅记》一课。在疏通字词、通读全文之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怎么样?当然,我们一边游山,一边还要揣摩课文的立意选材。
东乡洒勒滑坡
作者:张林源 张世伟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灾害性滑坡  甘肃省  地理坐标  岩土体  滑坡灾害  滑坡体  形成因素  滑坡区  兰州大学  张性断裂 
描述:个,死二百余人,毁埋房屋五百多间,八十余户居民中有七十余户被压埋。附近的水库、公路和通
栈桥眺三山
作者:徐翱  来源:金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栈桥  北固山  三山  金山  扬子江  镇江  景色  长江  彩虹  王安石诗 
描述:”;雄浑质朴的石雕壁画演绎三国风流。 正是春暮夏初时节,冷暖气流交汇,江南气象万千。 或凌晨薄雾漫天盖地,萦萦绕绕,漫步轻移,尾随着一缕缕阳光的浸淫缓缓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西眺金山,寺裹。殿宇后堂幢幢
张达:为音乐痴狂
作者:宿淇  来源:分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台  母亲  成都  先天性心脏病  演唱会  工作室  采访  市中心  电视台  记者 
描述:道的成都人,张达的荣辱悲喜,与这个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父母是工人,母亲的性情里有着对音乐的偏爱,她希望儿子能弹一手好钢琴。而张达在被动的接受中,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热爱。一次偶然,他触到教室
“秃顶的川”应是“秃顶的
作者:周经纶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高中语文教材《风景谈》规定为基本篇目之一。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川,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其
是“罢回乡”还是“拜进京”?——谈谈《泊船瓜洲》的写作
作者:刘岩波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背景  王安石  泊船  参考材料  家乡  组织教学  七言绝句  北宋  宋神宗  表达 
描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再表达这种感情,才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如果马上就要回到家乡,
是“罢回乡”还是“拜进京”——《泊船瓜洲》教学一得
作者:刘岩波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写作背景  泊船  家乡  组织教学  教学参考资料  七言绝句  北宋  教材  感叹 
描述:诗人又何须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表达这种感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