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抄袭之风与胡应麟对治学规范的讲求
-
作者:王嘉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明代抄袭之风与胡应麟对治学规范的讲求
-
汤显祖邯郸记的道化思想和明代中叶以後之社会
-
作者:吕凯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的道化思想和明代中叶以後之社会
-
明代抄袭之风与胡应麟对治学规范的讲求
-
作者:王嘉川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抄袭 治学规范 胡应麟 清代考据学
-
描述:明代学人,援引前人常常不注出典,以致有意无意地形成恶劣的抄袭学风。然而也就在明代抄袭学风广泛盛行之际,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了对这种不良风气的明确而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抗,提出了治学规范的建设
-
明代龚廷贤的修德抗衰之道(三)
-
作者:周贻谋 来源:长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明代龚廷贤的修德抗衰之道(三)
-
岩茶文化价值探讨
-
作者:曾震中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武夷岩茶 茶园 经济价值 茶叶 小气候 周亮工 饮用 明代 文化价值
-
描述:于是这块宝地先后被黎民百性、朝廷皇家相中,在此建立了闻名天下的皇家“御茶园”,更由于岩茶具有突出的饮用、药用、经济价值,因而身价倍增……从“御茶园”看饮用价值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写道:“先是建州贡茶,首称北苑龙团,而武夷石乳未著,至元设场于武夷,遂与北苑并称,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吴越间人颇不足闽茶,而甚艳北苑之名,不知北苑实在闽也。”
-
有情则生,无情则死:从《牡丹亭》的改编试论“情至观”对唐涤
-
作者:区文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改编 情至 爱情 人性 明代 泰州学派
-
描述:唐涤生改编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为粤剧《牡丹亭惊梦》,是他一生创作的里程碑;因为自《牡丹亭惊梦》之后,他大部分的剧作都是以改编古典戏曲为主。而先前他为芳艳芬的新艳阳剧团编撰的《六月雪》(改编自明代叶
-
闲话茶壶
-
作者:素冰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砂壶 江苏宜兴 唐代 艺术家 明代 壶身 提梁 透气性 茶经 周礼
-
描述:盏,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珠联璧合吧! 一茶壶,源于何年何代,出于何人之手,现已不可深究。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并没有茶壶的记载,《六之饮》中也只有“贮于瓶伍之中”。据考,壶是古代一种无柄、大口、无盖、短身、圆肚的盛水器或酒器。《周礼》在《夏官》、《秋官》两章中就分别注释为:“壶,盛水器也”“壶,酒器也”。《周礼》还提到一种祭祀用的玄
-
“生”“旦”“净”“丑”由来考释
-
作者:吴金夫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角色 考释 戏曲舞台 宋杂剧 扮演 胡应麟 演员 代称 丑角
-
描述:我国戏曲里的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究其由来,解释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兽名说。这一说以明代的周祈为代表。他在《名义考》卷五里说:“今角戏有生、旦、净、丑之名,尝求其义而不
-
“笔意喜生”
-
作者:王充闾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独创性 王安石 谢榛 三国演义 牡丹诗 艺术 曹操 明代 书房 作品
-
描述:闲翻旧籍,看到渔洋山人有这样一句话:物情厌故,笔意喜生。”脑子里顿时产生许多意念,许多联想。记得明代诗人谢榛写过一首咏牡丹的诗:花神默默殿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
-
人间亦有痴于我
-
作者:王寅明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曲折情节 杜丽娘 死而复生 柳梦梅 不相称 剧作家 明代 婚姻
-
描述:来打发日子。偶然中,她读到了当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剧本《牡丹亭》。她爱不释手,如获至宝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杜丽娘与柳梦梅真诚相爱,死而复生,终于结成美满夫妻的曲折情节深深地感动了小青。她把自己的身世与之相比,倍觉伤心。有一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