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5)
期刊文章(4516)
会议论文(78)
图书(9)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44)
地方文献 (17)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211)
2010(238)
2009(234)
2008(242)
2006(188)
2004(166)
2003(166)
2002(138)
1997(101)
1995(124)
按来源分组
法治与社会(12)
人民政坛(6)
南风窗(5)
人民之声(5)
上海人大月刊(4)
中国律师(4)
吉林人大工作(3)
时代主人(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领导广角(1)
悠悠岁月经游 ——解读北宋王安石《鄞县经游纪》路线图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文化思想 沈小宝 说到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人们常会谈到《鄞县经游纪》。 964年前那个庆历七年的冬日,年轻的政治家王安石满怀济民之志,风尘仆仆,冒着仲冬寒风,前往任职的鄞县境内作实地考察,留下了一篇诚心为民的动人篇章,也使后人看到了他那一次勤于职守的履职轨迹。 那一日
春华秋实春玲 ——记公司劳模徐春玲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石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春华秋实春玲 ——记公司劳模徐春玲
宋诗鱼举要(三)--托鱼即兴
作者:佳民  来源:渔业经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隐喻  黄庭坚  宋诗  王安石  政治讽刺  即景抒情  渔船  鲤鱼  黄州 
描述: 宋诗有关渔(鱼)的内容,大量地是托鱼即兴的诗篇。即在游览山水胜迹中,即景抒情,观感之作。但其中也不乏政治讽刺或发牢之类的隐喻。如苏轼政治上失意之后,使他更加纵情于山水之间,以领略人生的另一种乐趣。许多诗既写其
借景抒情“春风”--王安石《泊船瓜洲》新解
作者:李昌前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借景抒情“春风”--王安石《泊船瓜洲》新解
宝安沙井入声舒化现象
作者:陈晓锦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宝安沙井入声舒化现象
煮茶品茗吏治——中国古代廉贪答问
作者:王家范 程念祺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朱元璋  吏治  贪污犯  肃贪  明太祖  清官  王安石  惩贪  品茗 
描述:皮示警,至今印象深刻。不知先生是否认为肃贪只有采用如此残酷的办法才能奏效? 好像我在课堂上还介绍了剥皮的技术细节(记者:血淋淋的!)。这还是鲁迅先生从稀见的古籍中发掘出来的,写在他的一篇杂文里。别小看罗,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非
许逊与松湖黄堂宫的仙
作者:熊静忍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许逊  功德  净明道  道教  圆满  优美  主体    传奇  典范 
描述:许逊与松湖黄堂宫的仙
宋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
作者:赵献涛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苕溪渔隐丛  胡应麟  隐逸诗人  胡仔  正确书写  《少室山房笔丛》  《诗薮》  清人  万历 
描述:宋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
楹联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艺术——读《楹联丛》有感
作者:邸玉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生命力  艺术  对联  纪晓岚  民俗文化  故事  特性  桃符  王安石 
描述: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行出观,以彰其风气。《楹联丛》共十二卷,又“续”四卷,叙楹联故事,记庙祀、胜迹联墨,传联家格言佳话,洋洋十八万言。既有脚踏实地的记录,亦有耳耳相传的收集,且专家术语,偶加品评
六安入声字舒化现象分析
作者:何自胜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安  六安  入声舒化  入声舒化  成因  成因 
描述:对于官话入声字的消失,以往的研究多从方言类别和演变规律入手,重在描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透过复杂的语言事实来揭示入声为什么演变。通过对六安完全舒化字的分析,从九个方面揭示了六安入声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