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牡丹亭》中的情欲与爱情
-
作者:韦杨建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柳梦梅 柳梦梅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性爱 性爱 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 欲望 欲望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
描述:动在人的内心深处的对于异性、对于情欲的追求。
-
“好色”与“意淫”:《才子牡丹亭》的评点旨趣
-
作者:刘明今 杜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淫 意淫 好色 好色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女子 女子 评点 评点 白日梦 白日梦 旨趣 旨趣
-
描述:《才子牡丹亭》署名阿傍,即程琼,吴震生妻。其自序谓闺中女子作绣品时"无不用一书为夹袋者,剪样之余,即无不愿看《牡丹亭》"。然又恨不能淹通书史,"聪不经妙,明不逮奇",故自己乃"将亘古以来有意趣事
-
一部伟大的史诗 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最新评价
-
作者:丹尼尔·布尔特 张玲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史诗 史诗 表演 表演 戏剧形式 戏剧形式 评价 评价 排行榜 排行榜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
描述:美国文艺评论家丹尼尔·布尔特(Daniel.S.Burt)博士2008年出版了《100部剧本:世界最著名剧本排行榜》一书,对世界100部剧本进行了排名,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剧本,排名
-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评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作者:骆珞 来源:金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封建礼教 柳梦梅 爱情自由 相思 人物形象 追求爱情 个性解放
-
描述:《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作者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杜丽娘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有着对爱情执著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彻底反对,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为中国古代文学
-
意趣论对明代戏曲理论的影响
-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汤显祖 明代戏曲 绘画理论 主题思想 王维 芭蕉 现实世界 艺术形态 象外之象
-
描述:“任何艺术形态均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生、发展和成熟的。因而亦就必然受其所孕生的文化精神的影响。”“意”、“趣”原是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源远而流长。明代戏曲理论家对它们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和借鉴,一是在实践上,写景绘情,以意境为最高审美追求:
-
语林偶拾-中学文言文中的语言问题
-
作者:林乐腾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主语省略 现代汉语 王安石 诸葛亮 孔子 刘备 养父母 第三人称代词 主题思想
-
描述:隐士,莲花喻君子。作者对三者的褒贬,未置一词,而读者深知作者的喜恶。文章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煞尾,文已尽而意无穷,更加深化了主题思想,对世人熙熙攘攘、追名逐利,报以极大的蔑视和讥
-
新闻导语应是“雄鸡一唱”
-
作者:汪宇张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导语 提供信息 外部世界 雄鸡 春秋战国时代 主题思想 墨子 里程碑 事实 读者
-
描述:天亮时的“雄鸡一唱”,简洁明了,“只叫几声”就管用。这就是要把报道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出来,一语道破新闻的主题思想;提供信息——“报晓”。报告新的一天的开始,历史又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
-
读《游褒禅山记》札记
-
作者:郝廷霖 郝玉珍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札记 “志” 封建阶级 花山 游记体 古书 改革家 主题思想
-
描述: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对
-
也谈《木兰诗》的时代和主题
-
作者:许善述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诗 木兰从军 孔雀东南飞 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 胡应麟 焦仲卿 诗歌史 北朝民歌
-
描述:《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同为“乐府双壁”,异曲同工,后先辉映.胡应麟《诗薮》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木兰。”可见,《木兰诗》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位置。但对它产生的时代和表达的主题,历来争论很大.在这里,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向专家们求教。
-
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
-
作者:毛时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惨世界 人物性格 败笔 形象塑造 王安石 艺术鉴赏 百家争鸣 主题思想 作家 孟尝君
-
描述:较好的效果,得到读者的好评。下面发表的毛时安同志的《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一文,对素享盛誉的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中的沙威和朗德纳克形象塑造的某一方面的成败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毛时安同志的看法是值得展开讨论的。对于毛时安同志提出的问题,凡属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不同见解,我们将乐于发表。为篇幅所限,欢迎大家多写观点明确、入木三分的精悍短文。